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第1章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概述第11-18页
    1.1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和特征第11-15页
        1.1.1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概念第11-13页
        1.1.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特征第13-15页
    1.2 建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必要性第15-18页
第2章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8-37页
    2.1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状况第18-21页
        2.1.1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相关立法规定第18页
        2.1.2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司法解释及其他规定第18-21页
    2.2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司法实践状况考察第21-28页
        2.2.1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整体状况第21-25页
        2.2.2 司法实践中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特点分析第25-28页
    2.3 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8-37页
        2.3.1 原告主体资格制度存在问题第28-31页
        2.3.2 诉讼费用制度存在不足第31-32页
        2.3.3 亟待健全证据规则第32-33页
        2.3.4 专业陪审制度不完善第33-35页
        2.3.5 环境公益诉讼行为保全制度存在不足第35-36页
        2.3.6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的使用与监管尚需完善第36-37页
第3章 完善我国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的对策建议第37-47页
    3.1 完善起诉主体资格制度第37-39页
        3.1.1 放宽环保组织的资格条件第37页
        3.1.2 肯定环保机关的诉讼资格第37-38页
        3.1.3 赋予公民个人诉讼资格第38-39页
    3.2 完善诉讼费用制度第39-40页
        3.2.1 降低案件收费标准第39页
        3.2.2 出台专门化的公益诉讼费用交纳规则第39页
        3.2.3 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基金制度第39-40页
    3.3 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证据规则第40-41页
        3.3.1 证据收集第40-41页
        3.3.2 证据采纳第41页
        3.3.3 证据采信第41页
    3.4 完善专家陪审制度第41-44页
        3.4.1 明确环境公益诉讼专家陪审员的诉讼地位第41-42页
        3.4.2 环境专家陪审制度的程序设计第42-44页
    3.5 完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行为保全制度第44-45页
        3.5.1 行为保全审理的模式第44页
        3.5.2 行为保全证明标准的设定第44-45页
        3.5.3 行为保全担保的提供第45页
        3.5.4 行为保全错误的救济第45页
    3.6 完善生态损害赔偿金的使用与监管制度第45-47页
        3.6.1 立法层面第45页
        3.6.2 具体制度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诉讼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
下一篇:以审判为中心视角下的审查起诉程序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