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3页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3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3-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2 碳会计信息披露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1 碳会计内涵 | 第16页 |
2.1.2 碳会计信息 | 第16页 |
2.1.3 碳会计信息披露 | 第16-17页 |
2.1.4 煤化工行业 | 第17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2.1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7页 |
2.2.2 社会责任理论 | 第17-18页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页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20页 |
3 煤化工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8页 |
3.1 碳会计信息披露现状 | 第20-22页 |
3.1.1 碳会计信息披露形式 | 第20页 |
3.1.2 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 | 第20-21页 |
3.1.3 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 第21-22页 |
3.2 煤化工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 | 第22-28页 |
3.2.1 企业财务特征因素 | 第22-25页 |
3.2.2 公司治理机制因素 | 第25-28页 |
4 煤化工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28-42页 |
4.1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4.2 研究设计 | 第29-32页 |
4.2.1 变量定义 | 第29-31页 |
4.2.2 模型设计 | 第31页 |
4.2.3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31-32页 |
4.3 实证检验 | 第32-42页 |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4.3.2 相关性检验 | 第33-35页 |
4.3.3 回归分析 | 第35-36页 |
4.3.4 稳健性检验 | 第36-37页 |
4.3.5 实证结果分析 | 第37-42页 |
5 兖州煤业碳会计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案例分析 | 第42-52页 |
5.1 兖州煤业公司概况 | 第42-43页 |
5.2 碳会计信息披露水平 | 第43-49页 |
5.3 披露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第49-52页 |
5.3.1 公司规模促使其注重披露质量 | 第49-50页 |
5.3.2 发展能力有助于提升披露水平 | 第50页 |
5.3.3 董事会规模保障了有序的披露工作 | 第50-51页 |
5.3.4 国有属性使其关注碳会计信息披露 | 第51-52页 |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2-5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2页 |
6.2 对策建议 | 第52-55页 |
6.2.1 基于影响因素的对策 | 第52-54页 |
6.2.2 提高披露质量的建议 | 第54-55页 |
6.3 研究局限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个人简历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