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诺北地区第四纪生物气形成及影响因素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7页 |
1.1 生物气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1.1 生物气特征 | 第12页 |
1.1.2 生物气资源分布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 主要工作量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7-21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7-18页 |
2.2 构造背景 | 第18-19页 |
2.3 沉积地层特征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第21-25页 |
3.1 样品采集 | 第21-22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2-25页 |
3.2.1 有机地球化学 | 第22-23页 |
3.2.2 元素地球化学 | 第23页 |
3.2.3 X射线全岩矿物衍射(XRD) | 第23-24页 |
3.2.4 介形虫分析 | 第24-25页 |
第四章 诺北地区七个泉组沉积相综合研究 | 第25-37页 |
4.1 沉积相类型及其特征 | 第25-28页 |
4.2 单井相分析 | 第28-31页 |
4.2.1 察7井 | 第28页 |
4.2.2 全1井 | 第28-31页 |
4.3 连井剖面分析 | 第31-32页 |
4.3.0 哑中6-察1-察2-达参1-格参1 | 第31-32页 |
4.3.1 盐14-察2-察7-察6-甜参1 | 第32页 |
4.4 沉积演化 | 第32-37页 |
第五章 气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第37-43页 |
5.1 气源岩有机质丰度 | 第37-39页 |
5.2 气源岩有机质类型和成熟度 | 第39-43页 |
5.2.1 气源岩热解特征 | 第39页 |
5.2.2 饱和烃气相色谱特征 | 第39-43页 |
第六章 产甲烷菌生存环境分析 | 第43-48页 |
6.1 温度 | 第43-44页 |
6.1.1 沉积温度 | 第43-44页 |
6.1.2 现今温度 | 第44页 |
6.2 盐度 | 第44-46页 |
6.3 酸碱度与氧化还原性 | 第46-48页 |
第七章 诺北地区第四纪生物气形成及影响因素 | 第48-53页 |
7.1 沉积环境的影响 | 第48-50页 |
7.2 地球化学条件的影响 | 第50-51页 |
7.3 有利区块预测 | 第51-53页 |
第八章 主要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致谢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与学术活动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得奖励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