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文理科学生大脑网络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2页
    1.1 文科和理科概述第11-12页
    1.2 文理分科概述第12-14页
        1.2.1 文理分科的发展第12-13页
        1.2.2 文理分科产生的影响第13-14页
    1.3 脑网络分析方法第14-15页
    1.4 模式识别方法第15-17页
        1.4.1 模式识别概述第15-16页
        1.4.2 线性判别分析第16页
        1.4.3 支持向量机第16-17页
    1.5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趋势第17-19页
    1.6 论文结构安排第19-22页
        1.6.1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9-20页
        1.6.2 论文结构安排第20-22页
第二章 多任务下的文理科学生的EEG脑网络分析第22-41页
    2.1 引言第22-23页
    2.2 实验数据和方法第23-32页
        2.2.1 实验数据第23-25页
        2.2.2 参考电极标准化第25-28页
        2.2.3 数据处理第28-29页
        2.2.4 脑网络的构建第29-31页
        2.2.5 相关性分析第31-32页
    2.3 结果第32-37页
        2.3.1 文理科学生静息态大脑拓扑结构的差异第32-33页
        2.3.2 文理科学生任务态大脑拓扑结构的差异第33-34页
        2.3.3 理科生成绩和网络属性的相关性第34-35页
        2.3.4 高考成绩和脑网络在拓扑结构上的相关性第35-36页
        2.3.5 高考数学的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的差异第36-37页
    2.4 讨论第37-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基于静息态脑网络的文理科识别研究第41-54页
    3.1 引言第41-42页
    3.2 实验数据和方法第42-48页
        3.2.1 实验数据第42页
        3.2.2 文理科学生识别的流程第42-44页
        3.2.3 交叉验证第44页
        3.2.4 判别特征的提取和选择第44-48页
            3.2.4.1 网络特征分析第45-46页
            3.2.4.2 共空间模式第46-47页
            3.2.4.3 特征融合第47-48页
        3.2.5 分类评价指标第48页
    3.3 结果第48-51页
        3.3.1 文理科学生大脑网络的差异第48-49页
        3.3.2 文理科学生空间拓扑上的差异第49-51页
        3.3.3 文理科学生识别的结果第51页
    3.4 讨论第51-53页
    3.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4.1 全文工作总结第54-55页
    4.2 未来工作展望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脑网络重组的稳态视觉诱发响应机制研究
下一篇:卤醇脱卤酶HheC卤离子结合区域氨基酸的功能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