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职务犯罪初查制度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1章 我国现行职务犯罪初查制度概述第12-19页
    1.1 初查制度的含义及特点第12-13页
        1.1.1 初查制度的含义第12页
        1.1.2 初查制度的特点第12-13页
    1.2 初查制度的法律性质第13-15页
    1.3 我国初查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第15-16页
    1.4 我国初查制度的价值和意义第16-19页
第2章 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第19-28页
    2.1 初查的程序保障机制有待完善第19-21页
        2.1.1 初查的启动条件不明第19页
        2.1.2 未明确规定初查的时限第19-20页
        2.1.3 初查的措施缺乏刚性、手段匮乏第20-21页
    2.2 初查证据的效力不明第21-24页
        2.2.1 初查证据证据能力的争论及评析第21-23页
        2.2.2 制约初查证据证据能力的因素第23-24页
        2.2.3 在现行刑事诉讼制度下初查证据的使用情况第24页
    2.3 初查配套机制欠缺第24-28页
        2.3.1 对初查的监督薄弱第24-25页
        2.3.2 尚未建立权利救济和责任追究机制第25-26页
        2.3.3 获得相关部门掌控的信息困难第26-28页
第3章 完善我国职务犯罪初查制度的建议第28-40页
    3.1 明确初查制度的法律地位第28-29页
    3.2 完善初查的程序保障机制第29-33页
        3.2.1 明确初查的启动条件第29-30页
        3.2.2 明确初查的时限第30-31页
        3.2.3 明确初查的措施、手段第31-33页
    3.3 明确初查证据的效力第33-35页
        3.3.1 初查证据的审查原则第33页
        3.3.2 转化程序的设计第33-34页
        3.3.3 建立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第34-35页
    3.4 完善相关配套机制第35-40页
        3.4.1 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第35-36页
        3.4.2 完善权利救济和责任追究机制第36-37页
        3.4.3 构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调用平台第37-38页
        3.4.4 培养专业化的办案人员,设立专门部门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二审抗诉若干问题研究
下一篇:贿赂犯罪侦查取证的问题与提高取证水平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