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4-17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4.1 学区 | 第17页 |
1.4.2 学区化办学 | 第17-18页 |
1.4.3 学区化管理体制 | 第18页 |
1.5 学区化办学的理论支撑 | 第18-19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6.1 文献法 | 第19-20页 |
1.6.2 案例分析法 | 第20页 |
1.6.3 访谈法 | 第20页 |
1.7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1.7.1 研究重点难点 | 第20-21页 |
1.7.2 研究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保定市竞秀区学区化办学的实施背景、过程与效果 | 第22-29页 |
2.1 实施背景 | 第22-24页 |
2.1.1 国家法律依据 | 第22页 |
2.1.2 国家政策依据 | 第22-23页 |
2.1.3 竞秀区教育现实需要 | 第23-24页 |
2.2 竞秀区学区化办学实施过程 | 第24-25页 |
2.2.1 第一阶段:政府推动,校企分离合并校 | 第24页 |
2.2.2 第二阶段:政策推进,统筹资源办分校 | 第24-25页 |
2.2.3 第三阶段:实质推进,学区办学促均衡 | 第25页 |
2.2.4 第四阶段:深度融合,教育联盟促提升 | 第25页 |
2.3 保定市竞秀区学区化办学的效果 | 第25-29页 |
2.3.1 实质推进,促进义务教育公平 | 第25-26页 |
2.3.2 优化布局,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 第26-27页 |
2.3.3 政策倾斜,加快学区办学进程 | 第27页 |
2.3.4 加大投入,从源头解决教育均衡 | 第27-28页 |
2.3.5 学校联盟,一体化促进名校普惠效应 | 第28-29页 |
第3章 保定市竞秀区学区化办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9-38页 |
3.1 学区化办学权责不明晰 | 第29-30页 |
3.2 学区化办学监管不到位 | 第30-31页 |
3.3 学区化办学未顾及薄弱校发展需求 | 第31-33页 |
3.4 学区化办学教师资源交流不畅 | 第33-34页 |
3.5 学区化办学存在同质化危机 | 第34-35页 |
3.6 学区化办学受益效果不明显 | 第35-38页 |
第4章 保定市竞秀区学区化办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4.1 学区化办学管理过于行政化 | 第38页 |
4.2 学区化办学“管办评”不分离 | 第38-39页 |
4.3 区域财政对薄弱校支持力度有限 | 第39页 |
4.4 学区制度与利益主体存在矛盾 | 第39-40页 |
4.5 学区化办学“大一统”思想严重 | 第40页 |
4.6 学区化办学缺乏远景规划 | 第40-42页 |
第5章 优化保定市竞秀区学区化办学的对策 | 第42-47页 |
5.1 健全学区化办学管理体制 | 第42页 |
5.2 完善学区化办学督导考核办法 | 第42-44页 |
5.3 加大对薄弱学校投入支持力度 | 第44页 |
5.4 完善学区化办学教师流动机制 | 第44-45页 |
5.5 尊重学区内成员校的个性差异 | 第45-46页 |
5.6 加强学区化办学远景规划制订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