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一、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第12-13页 |
二、研究现状综合 | 第13-15页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5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移动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与起源 | 第17-22页 |
一、移动平台的起源 | 第17-18页 |
二、移动平台的发展及其特征 | 第18-22页 |
(一)便捷性 | 第18-19页 |
(二)隐私性 | 第19页 |
(三)更方便的利用了触控技术操作 | 第19页 |
(四)移动平台的一站式服务 | 第19页 |
(五)个性化 | 第19-20页 |
(六)多样化 | 第20页 |
(七)关联性 | 第20-22页 |
第三章 微信APP的兴起 | 第22-28页 |
一、微信的起源及其发展特征 | 第22-23页 |
二、微生活的兴起 | 第23-24页 |
三、微信APP界面设计 | 第24-27页 |
(一)从广告学角度分析微信内容优先特征 | 第25-26页 |
(二)从图形色彩学分析微信图标设计 | 第26-27页 |
(三)从人类心理学分析微信的触摸设计和多通道设计 | 第27页 |
注释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微信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新机遇 | 第28-34页 |
一、微信将推动数字出版新模式 | 第28-30页 |
二、微信公众平台独特的图形识别互动模式 | 第30-32页 |
三、传统媒体利用微信“二维码”图形功能的新发展 | 第32-33页 |
注释 | 第33-34页 |
第五章 新媒体领域中微传播的价值分析 | 第34-43页 |
一、微信对新媒体领域的影响 | 第34-37页 |
(一)从社会心理学分析微信“支付”界面功能 | 第34-35页 |
(二)从广告学分析微信“公众平台”的发展 | 第35-36页 |
(三)微信“朋友圈”功能带来了传播方式的新变革 | 第36-37页 |
二、微信带来的新媒体的新革命 | 第37-40页 |
(一)微信作为新媒体突破平面化的传播方式 | 第37-38页 |
(二)微信对于微博图片信息传播的新优势 | 第38-40页 |
三、微信在新媒体领域中未来发展新趋势 | 第40-42页 |
(一)微信在国外发展的新方向 | 第40-41页 |
(二)从视觉角度分析微信图形趣味性的发展趋势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第六章 微信在新媒体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第43-47页 |
一、微信面临“万能”化问题与图片信息传播问题 | 第43-44页 |
二、微信“朋友圈”隐私保护问题针对于头像信息分析 | 第44-45页 |
三、微信信息传播与治理问题解决分析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