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1页 |
1.1 萘磺酸工业废水的特征及处理现状 | 第11-15页 |
1.1.1 萘磺酸工业废水特征和性质 | 第11-12页 |
1.1.2 萘磺酸类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概述 | 第12-15页 |
1.2 臭氧氧化技术 | 第15-20页 |
1.2.1 臭氧的物理化学 | 第15-16页 |
1.2.2 臭氧氧化机理 | 第16-20页 |
1.2.3 臭氧在水处理工程的应用 | 第20页 |
1.3 芬顿试剂氧化技术 | 第20-22页 |
1.3.1 芬顿试剂简介 | 第20-21页 |
1.3.2 芬顿试剂氧化技术氧化机理 | 第21-22页 |
1.3.3 芬顿试剂氧化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22页 |
1.4 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内容 | 第22-25页 |
1.4.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2-23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31页 |
第二章 臭氧氧化处理1,5-萘二磺酸废水研究 | 第31-45页 |
2.1 引言 | 第31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31-33页 |
2.2.1 实验设备与试剂 | 第31-32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32-33页 |
2.3 结果和讨论 | 第33-40页 |
2.3.1 1,5-萘二磺酸初始浓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2.3.2 臭氧投加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3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6页 |
2.3.4 溶液初始pH值的影响 | 第36-37页 |
2.3.5 反应器底部的多孔砂芯分布板的影响 | 第37-38页 |
2.3.6 羟基自由基的影响 | 第38-39页 |
2.3.7 水中常见阴阳离子的影响 | 第39-40页 |
2.3.8 臭氧氧化过程中反应溶液COD和TOC的变化 | 第40页 |
2.4 1,5-萘二磺酸降解机理预测 | 第40-41页 |
2.4.1 臭氧氧化过程中溶液的紫外光谱变化 | 第40-41页 |
2.4.2 臭氧氧化过程中溶液的红外光谱变化 | 第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第三章 芬顿试剂催化氧化1,5-萘二磺酸废水研究 | 第45-61页 |
3.1 引言 | 第45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45-47页 |
3.2.1 实验设备与试剂 | 第45-46页 |
3.2.2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3.3 结果和讨论 | 第47-53页 |
3.3.1 H_2O_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7-49页 |
3.3.2 Fe~(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9-50页 |
3.3.3 溶液初始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3.3.4 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1-52页 |
3.3.5 羟基自由基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2页 |
3.3.6 降解前后溶液COD和TOC以及可生化性的变化 | 第52-53页 |
3.4 无机离子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3-58页 |
3.4.1 Fe~(3+)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3-54页 |
3.4.2 Cu~(2+)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4页 |
3.4.3 H_2PO_4~-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3.4.4 SO_4~(2-)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5-56页 |
3.4.5 F~-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6页 |
3.4.6 Cl~-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6-57页 |
3.4.7 Na~+、NO_3~-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57-5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第四章 结束语 | 第61-63页 |
4.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4.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62-63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