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层框—剪结构的抗震鉴定、改造加固及抗震性能分析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20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抗震鉴定与加固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抗震鉴定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2.2 抗震加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结构检测与抗震鉴定方法 | 第12-17页 |
1.3.1 结构检测概述 | 第12-14页 |
1.3.2 建筑结构抗震鉴定 | 第14-17页 |
1.3.3 不同后续使用年限地震动参数确定 | 第17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2 某高层框-剪结构实例概述及检测与抗震鉴定 | 第20-42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20-21页 |
2.2 结构检测 | 第21-25页 |
2.2.1 检测依据 | 第21页 |
2.2.2 主要检测仪器和设备 | 第21页 |
2.2.3 检测内容和方法 | 第21-22页 |
2.2.4 检测结果与建议 | 第22-25页 |
2.3 结构改造概述 | 第25-27页 |
2.4 结构抗震鉴定 | 第27-40页 |
2.4.1 抗震鉴定第一步评估 | 第28-30页 |
2.4.2 抗震鉴定第二步评估 | 第30-39页 |
2.4.3 抗震鉴定结论 | 第39-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3 结构改造加固方案设计 | 第42-52页 |
3.1 建筑抗震加固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3.1.1 加固方案优化原则 | 第42页 |
3.1.2 加固布置合理原则 | 第42-43页 |
3.1.3 加固手段有效原则 | 第43页 |
3.2 加固结构受力特征 | 第43页 |
3.3 抗震加固技术概述 | 第43-46页 |
3.3.1 减小地震作用加固法 | 第43-44页 |
3.3.2 增大结构抗震能力加固法 | 第44-46页 |
3.4 加固方案 | 第46-51页 |
3.4.1 柱加固设计 | 第46-47页 |
3.4.2 梁加固设计 | 第47-5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4 改造加固前后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第52-76页 |
4.1 建立结构计算模型 | 第52-62页 |
4.1.1 结构整体模型及基本假定 | 第52-53页 |
4.1.2 材料本构关系及拟合曲线 | 第53-57页 |
4.1.3 滞回模型 | 第57-59页 |
4.1.4 单元模型 | 第59-62页 |
4.2 地震波的选取 | 第62-65页 |
4.3 罕遇地震作用下加固前后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 第65-75页 |
4.3.1 层间位移角分布 | 第65页 |
4.3.2 顶层位移和加速度时程 | 第65-66页 |
4.3.3 层剪力分布 | 第66-67页 |
4.3.4 构件材料承载力 | 第67-73页 |
4.3.5 结构耗能情况 | 第73-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5 结语 | 第76-78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6页 |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附录 | 第84-126页 |
A.构件承载力验算统计 | 第84-125页 |
B.结构耗能图 | 第125-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