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商业银行(专业银行)论文

我国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探讨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19页
        1.2.1 关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法律法规建设方面的文献回顾第14-16页
        1.2.2 关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容方面的文献回顾第16-17页
        1.2.3 关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影响因素方面的文献回顾第17-18页
        1.2.4 关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方面的文献回顾第18页
        1.2.5 文献述评第18-19页
    1.3 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9页
        1.3.1 写作思路第19页
        1.3.2 写作方法第19页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9-21页
第二章 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基本理论第21-26页
    2.1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概念和内容第21-22页
        2.1.1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概念第21页
        2.1.2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内容第21-22页
    2.2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的概念和评价指标第22-23页
        2.2.1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的概念第22页
        2.2.2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的评价指标第22-23页
    2.3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的理论基础第23-26页
        2.3.1 委托代理理论第23页
        2.3.2 信号传递理论第23-24页
        2.3.3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24-25页
        2.3.4 有效市场理论第25-26页
第三章 我国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6-37页
    3.1 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及其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的现状分析第26-30页
        3.1.1 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的行业概况第26-27页
        3.1.2 国有上市商业银行自我评价报告的披露现状第27-30页
    3.2 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3.2.1 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权责不够明晰第30-31页
        3.2.2 自评报告不规范第31-32页
        3.2.3 报告披露的内容不全面第32页
        3.2.4 报告披露的信息实用性较低第32-33页
        3.2.5 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成本过高第33页
    3.3 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7页
        3.3.1 银行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认识程度不够第33-34页
        3.3.2 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不高第34页
        3.3.3 会计师事务所未充分发挥鉴证作用第34-35页
        3.3.4 外界对内部控制的需求不高第35页
        3.3.5 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第35-36页
        3.3.6 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外部监管第36-37页
第四章 美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披露的经验及启示第37-41页
    4.1 美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披露制度第37-39页
        4.1.1 美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第37-38页
        4.1.2 美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制度的特点第38-39页
    4.2 美国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第39-41页
        4.2.1 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第39页
        4.2.2 建立可行的评价标准第39-40页
        4.2.3 选择合理的评价范围第40页
        4.2.4 加强外部审计第40-41页
第五章 完善我国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的对策第41-47页
    5.1 加强国有上市商业银行的自身建设第41-44页
        5.1.1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第41页
        5.1.2 提高管理层对内部控制自评报告重要性的认识第41-42页
        5.1.3 明确评价报告的责任主体第42页
        5.1.4 培育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第42-43页
        5.1.5 采用科学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第43页
        5.1.6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机构的作用第43-44页
    5.2 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评价的制度建设第44-45页
        5.2.1 规范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形式与内容第44页
        5.2.2 完善内部控制评价方法和标准第44-45页
        5.2.3 建立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责任追究机制第45页
    5.3 加强外部各界对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的监督第45-47页
        5.3.1 培养外部投资者对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需求第45-46页
        5.3.2 加强对内部控制自评报告的外部审计和评价第46页
        5.3.3 加强对银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第46-47页
结束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天气指数保险产品设计--以重庆市水稻干旱指数保险为例
下一篇:我国金融类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对公司价值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