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4-16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16-17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7页 |
1.4 研究的框架 | 第17-20页 |
第二章 交互界面设计基础理论 | 第20-27页 |
2.1 认知心理学 | 第20-21页 |
2.2 可用性工程 | 第21-22页 |
2.3 交互界面设计的概述 | 第22-24页 |
2.3.1 交互界面的定义 | 第22-23页 |
2.3.2 交互界面设计的发展历程 | 第23-24页 |
2.3.3 交互界面设计的种类 | 第24页 |
2.4 移动应用软件交互界面设计的特点 | 第24-26页 |
2.5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中国城市老年人的特征对交互界面设计的影响 | 第27-31页 |
3.1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对交互界面设计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对交互界面设计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 城市老年人的社交需求特征 | 第29-30页 |
3.3.1 马斯洛需求的层次 | 第29-30页 |
3.3.2 城市老年人的社交需求层次 | 第30页 |
3.4 小结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老年人移动社交网络研究 | 第31-43页 |
4.1 社交网络基础理论 | 第31-32页 |
4.2 移动社交应用软件的调查 | 第32-37页 |
4.2.1 主流社交网络调查研究 | 第32-34页 |
4.2.2 老年人移动社交网络研究 | 第34-37页 |
4.3 老年人社交移动应用软件设计的框架模型构建 | 第37-41页 |
4.3.1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 | 第37-39页 |
4.3.2 老年人社交移动应用软件的设计框架构建 | 第39-41页 |
4.4 小结 | 第41-43页 |
第五章 老年人移动社交网络APP设计 | 第43-71页 |
5.1 前期调研和典型人物角色设定 | 第43-50页 |
5.1.1 前期调研方案定位 | 第43页 |
5.1.2 老年人的访谈调研 | 第43-47页 |
5.1.3 老年人的深度访谈调研 | 第47-49页 |
5.1.4 老年用户典型人物角色设定 | 第49-50页 |
5.2 基于场景的老年用户需求提炼 | 第50-52页 |
5.2.1 场景剧本的设定 | 第50页 |
5.2.2 老年用户目标的提出 | 第50-51页 |
5.2.3 基于老年用户目标的任务分析 | 第51-52页 |
5.3 系统架构及交互流程 | 第52-55页 |
5.3.1 系统构架设计 | 第52页 |
5.3.2 主要流程设计 | 第52-54页 |
5.3.3 主要交互框架 | 第54-55页 |
5.4 界面的表现层设计 | 第55-71页 |
5.4.1 界面的色彩定位 | 第56-57页 |
5.4.2 界面的元素定位 | 第57-62页 |
5.4.3 界面的布局设计 | 第62-65页 |
5.4.4 视觉细化和完善 | 第65-71页 |
第六章 测试评估及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构建 | 第71-76页 |
6.1 可用性测试 | 第71-72页 |
6.1.1 测试的目的 | 第71页 |
6.1.2 测试的任务 | 第71页 |
6.1.3 测试的方法 | 第71页 |
6.1.4 被测者 | 第71页 |
6.1.5 测试过程 | 第71-72页 |
6.1.6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2页 |
6.2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界面设计的原则构建 | 第72-76页 |
6.2.1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界面设计总则 | 第72-73页 |
6.2.2 老年人移动社交应用软件交互界面设计细则 | 第73-76页 |
第七章 研究总结和展望 | 第76-78页 |
7.1 研究总结 | 第76-77页 |
7.2 研究的展望及不足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