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生物能及其利用论文

挥发分与焦炭的交互反应对生物质热解焦炭活性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生物质气化技术及相关问题第10-11页
    1.3 挥发分与焦炭之间交互反应对于热解过程影响第11-14页
        1.3.1 生物质焦炭AAEM迁移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生物质焦炭化学结构研究现状第12-14页
    1.4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第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实验台搭建及调试第15-29页
    2.1 实验原料准备第15页
    2.2 制焦条件以及方法第15-16页
    2.3 快速热裂解实验系统第16-17页
    2.4 固定床/流化床实验系统第17-28页
        2.4.1 反应器第18-19页
        2.4.2 给料系统介绍第19-21页
        2.4.3 给料机标定以及调试第21-22页
        2.4.4 实验加热系统第22-26页
        2.4.5 实验系统其它部分第26-27页
        2.4.6 实验系统操作流程第27-28页
    2.5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三章 交互反应对焦炭中AAEM及化学结构的影响第29-52页
    3.1 交互反应对于生物质热解焦炭产率影响第29-30页
    3.2 交互反应对于焦炭中碱金属/碱土金属的影响第30-34页
        3.2.1 焦炭中碱金属/碱土金属含量测试方法第30-31页
        3.2.2 交互反应对于焦炭碱金属/碱土金属影响分析第31-34页
    3.3 交互反应对焦炭化学结构的影响第34-50页
        3.3.1 FTIR样品制备以及测试第35-36页
        3.3.2 交互反应对焦炭化学结构影响的定性分析第36-40页
        3.3.3 交互反应对焦炭化学结构影响的半定量分析第40-50页
    3.4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四章 交互反应对于生物质焦炭活性影响第52-57页
    4.1 生物质焦炭活性测试第52-53页
    4.2 交互反应对于焦炭活性影响分析第53-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附录第63-71页
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石嘴山供电局配网自动化建设管理研究
下一篇:托卡马克柔性内窥机械臂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与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