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榆林市煤炭资源开采生态保证金制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10页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5-16页
     ·研究思路及论文安排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本文的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第17-28页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基本内容第17-22页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建立第17-18页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基本内容第18-22页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理论依据第22-25页
     ·公共产品理论第22-23页
     ·外部性理论第23-24页
     ·制度变迁理论第24-25页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与以往补偿费制度比较第25-28页
第三章 榆林市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实施现状第28-42页
   ·榆林市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历史回顾第28-35页
     ·榆林市矿山环境现状第28-29页
     ·榆林市生态补偿费征收的局限性第29-32页
     ·榆林市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立法概况第32-35页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理论分析第35-39页
     ·博弈模型假设第36页
     ·政府、煤炭企业及矿区居民在博弈模型中各阶段的战略选择第36-37页
     ·各利益主体的支出(效用)函数第37-38页
     ·博弈结果分析第38-39页
   ·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实施现状第39-42页
第四章 榆林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存在的问题第42-51页
   ·征收主体与被征收主体的不完全市场性第42-43页
   ·保证金征收标准过低第43-45页
   ·保证金的形式单一第45-46页
   ·保证金专户储存比例低第46-47页
   ·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利用率低第47-48页
   ·矿山环境治理复保证金管理模式混乱第48-49页
   ·相关利益主体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弱自律性第49-51页
     ·央企或私企生产经营人员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弱自律性第49-50页
     ·当地居民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弱自律性第50-51页
第五章 完善榆林市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思考及政策建议第51-59页
   ·榆林市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应遵循的软规则第51-54页
     ·污染者"买单"第51-52页
     ·平衡利益机制第52-53页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第53页
     ·协调沟通第53-54页
   ·完善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的基本构想第54-59页
     ·加大监管、惩罚力度,建立奖惩机制第54-55页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入第三方第55-56页
     ·健全榆林保证金征收监督体系,明确各部门的责任义务第56-57页
     ·建立协调配套的矿山环境保护措施第57-58页
     ·出台相应政策,提高矿区居民的家园意识第58-59页
结束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省低碳经济分部门脱钩指标建构与评估
下一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经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