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9-14页 |
(一)国内现状研究 | 第9-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创新点 | 第13-14页 |
二、效应价值论意义上的美丑概念 | 第14-21页 |
(一)效应价值意义上美的概念若干问题分析 | 第14-17页 |
(二)效应价值意义上丑的概念若干问题分析 | 第17-19页 |
(三)效应价值审美观对大学生审美活动的意义 | 第19-21页 |
三、美感产生根源的价值分析 | 第21-33页 |
(一)美感的劳动起源说. | 第22-24页 |
(二)美感的积极生活说 | 第24-25页 |
(三)美感的自然类比说 | 第25-26页 |
(四)美感起源说的结构分析 | 第26-30页 |
(五)“结构分析起源说”对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的意义 | 第30-33页 |
四、广义供求关系意义上的“美梦成真”的条件. | 第33-36页 |
(一)美梦成真的同质性条件 | 第34页 |
(二)美梦成真的非空性条件 | 第34页 |
(三)大学生如何利用“美梦成真”的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 第34-36页 |
五、在艺术美和科学美上的应用 | 第36-44页 |
(一)艺术美的几个问题 | 第36-38页 |
1.价值取向决定作者的描写方向 | 第36-37页 |
2.影响组合生成艺术形象 | 第37-38页 |
3.达到共鸣是产生艺术美的基础 | 第38页 |
(二)科学美的几个问题 | 第38-42页 |
1.科学美来源于自然美 | 第38-40页 |
2.科学美的典型表现 | 第40-42页 |
(1)以简驭繁性(简洁美) | 第40页 |
(2)变换不变性(对称美) | 第40-42页 |
(3)探索统一性(统一美) | 第42页 |
(三)对大学生文艺创作和科技创新的指导意义 | 第42-44页 |
六、结束语 | 第44-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