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0 前言 | 第14-15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5-38页 |
1.1 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体系 | 第15-22页 |
1.1.1 陆源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管理流程 | 第15-17页 |
1.1.2 陆源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体系的制定方法 | 第17-21页 |
1.1.3 影响“水质标定”分配容量计算结果精准性的主要因素 | 第21-22页 |
1.1.4 我国陆源污染物入海通量优化分配方法研究进展 | 第22页 |
1.2 优化方法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2.1 优化方法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1.2.2 优化方法在陆源污染物分配容量计算中的应用 | 第24页 |
1.3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 第24-30页 |
1.3.1 水质模型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1.3.2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水动力输运耦合水质模型模拟精准性的问题 | 第27-30页 |
1.4 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污数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 第30-33页 |
1.4.1 陆源污染物入海源区划分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1.4.2 陆源污染物入海通量计算方法研究进展 | 第31-32页 |
1.4.3 陆源污染物入海通量计算精准性问题 | 第32-33页 |
1.5 山东省陆源污染物分配容量管理需求 | 第33-36页 |
1.5.1 山东省及其近岸海域现状概述 | 第33-34页 |
1.5.2 山东省陆源污染物入海通量减排状况及效果评价 | 第34-36页 |
1.5.3 山东省陆源污染物分配容量管理需求 | 第36页 |
1.6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36-38页 |
2 山东省陆源 COD 和 TN 入海排污数量的计算 | 第38-56页 |
2.1 山东省陆源污染物“排污链”分析 | 第38-41页 |
2.2 山东省沿海地区陆源污染物入海源区的划分 | 第41-45页 |
2.3 山东省陆源 COD 和 TN 入海排污数量监测统计数据来源及核算方法优选 | 第45-50页 |
2.3.1 监测与统计数据 | 第45页 |
2.3.2 监测统计方法优选 | 第45-47页 |
2.3.3 产强-自衰系数估算法计算结果精准性评价 | 第47-48页 |
2.3.4 山东省陆源 COD 和 TN 入海排污数量核算结果 | 第48-50页 |
2.4 山东省陆源 COD 和 TN 入海排污数量特征分析 | 第50-54页 |
2.4.1 山东省陆源 COD 和 TN 的构成分析 | 第50-51页 |
2.4.2 山东省陆源 COD 和 TN 入海排污数量空间分布特征 | 第51-54页 |
2.4.3 山东省陆源 COD 和 TN 入海排污数量季节分布特征 | 第54页 |
2.5 小结 | 第54-56页 |
3 山东半岛近岸海域 COD 和 DIN 污染物水质分步模拟计算 | 第56-72页 |
3.1 纳污海域的初步识别与计算区域的划定 | 第56-58页 |
3.2 山东省近岸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水动力输运耦合水质模型的建立 | 第58-63页 |
3.2.1 三维水动力模型的选定 | 第58页 |
3.2.2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模块的耦合 | 第58-59页 |
3.2.3 模型条件的设置 | 第59-63页 |
3.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水动力输运耦合水质模型分步模拟准确性评价 | 第63-70页 |
3.3.1 模拟验证量化指标的选取 | 第63-64页 |
3.3.2 分步模拟评价结果 | 第64-70页 |
3.4 小结 | 第70-72页 |
4 精准化近海三维水质数值模拟数学规划方法的建立以及山东沿海地区 COD 和氮污染物“差别化”减排措施的构建 | 第72-98页 |
4.1 精准化近海三维水质数值模拟数学规划方法原理 | 第72-75页 |
4.2 计算流程 | 第75-85页 |
4.2.1 响应系数场的计算 | 第75-78页 |
4.2.2 纳污海域的最终确定以及水质控制条件设置 | 第78-83页 |
4.2.3 海洋环境容量的计算 | 第83-85页 |
4.3 分配容量计算结果准确性评价 | 第85-89页 |
4.3.1 分配容量计算结果评价 | 第85-87页 |
4.3.2 分配容量排放下水质达标情况 | 第87-89页 |
4.4 分配容量计算结果时空分布特征 | 第89-91页 |
4.4.1 空间分布特征 | 第89-91页 |
4.4.2 季节分布特征 | 第91页 |
4.5 山东省沿海地区 COD 和 TN 污染物“差别化”减排方案 | 第91-95页 |
4.6 小结 | 第95-98页 |
5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98-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06页 |
附录 | 第106-114页 |
致谢 | 第114-115页 |
个人简历 | 第115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5-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