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各种船舶论文--船舶:按航行状态分论文--潜水船论文

基于深水航行器平台的多波束测深系统测量误差分析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字母注释表第12-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4页
    1.1 引言第13页
    1.2 水深测量及海底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第13-14页
        1.2.1 原始及常规点、线状水下测量阶段第13-14页
        1.2.2 多波束测深系统水下探测阶段第14页
    1.3 多波束测深系统搭载平台的发展状况第14-22页
        1.3.1 勘察船第14-16页
        1.3.2 拖鱼第16-18页
        1.3.3 水下航行器第18-21页
        1.3.4 水下航行器搭载多波束测深系统的优势第21-22页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2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2-24页
第二章 深水自主航行器的多波束测深系统介绍第24-38页
    2.1 深水自主航行器平台介绍第24-28页
        2.1.1 深水AUV导航控制系统第26-27页
        2.1.2 深水AUV通讯系统第27页
        2.1.3 深水AUV航迹规划与设备管理第27-28页
    2.2 多波束测深原理介绍第28-29页
    2.3 深水自主航行器平台多波束测深系统介绍第29-33页
        2.3.1 EM2040多波束测深传感器第30-31页
        2.3.2 深水AUV导航定位传感器系统第31-33页
        2.3.3 声速剖面传感器第33页
    2.4 多波束与AUV系统的集成第33-37页
        2.4.1 多波束系统供电第33页
        2.4.2 声速数据输入第33-34页
        2.4.3 定位与姿态数据输入第34-36页
        2.4.4 AUV深度数据输入第36页
        2.4.5 工控计算机第36页
        2.4.6 多波束系统触发第36-37页
        2.4.7 多波束系统数据的采集与存储第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深水自主航行器平台的多波束测深系统误差分析第38-51页
    3.1 深水AUV平台多波束测深系统坐标系建立第38-40页
        3.1.1 深水AUV平台多波束测深系统坐标系描述第38-39页
        3.1.2 深水AUV平台多波束测深系统坐标系变换关系第39-40页
    3.2 深水AUV平台多波束测深系统误差源分析第40-47页
        3.2.1 导航定位误差第41-43页
        3.2.2 深水AUV实时姿态信息测量误差第43-45页
        3.2.3 多波束测深系统安装几何误差第45-47页
    3.3 深水AUV平台多波束测深系统深度误差模型第47-48页
        3.3.1 AUV姿态变化引起的深度测量误差第47页
        3.3.2 多波束换能器安装偏差引起的深度测量误差第47-48页
        3.3.3 导航与定位传感器系统安装偏差产生的深度测量误差第48页
    3.4 深水AUV平台多波束测深系统位置误差模型第48-50页
        3.4.1 AUV姿态变化引起的位置测量误差第48-49页
        3.4.2 多波束换能器安装偏差引起的位置测量误差第49页
        3.4.3 导航与定位传感器系统安装偏差产生的位置测量误差第49-50页
    3.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模型解算与海试试验第51-61页
    4.1 误差模型参数设定第51页
        4.1.1 换能器安装误差第51页
        4.1.2 导航与定位系统安装误差第51页
        4.1.3 姿态测量误差第51页
    4.2 湖试试验误差模型解算分析第51-54页
        4.2.1 模型解算数据获取第51-53页
        4.2.2 误差模型解算分析第53-54页
    4.3 海试试验第54-60页
    4.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1-62页
    5.1 全文总结第61页
    5.2 工作展望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饱和土坡坡面降雨非正交入渗试验研究与数值分析
下一篇:天津市海水淡化水应用潜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