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注释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9页 |
1.1 引言 | 第13页 |
1.2 弯扭耦合结构在飞机设计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1.3 弯扭耦合复合材料机翼结构优化设计 | 第14-17页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弯扭耦合复合材料机翼结构分析模型 | 第19-30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二维板模型 | 第19-23页 |
2.2.1 CLPT二维板模型 | 第19-20页 |
2.2.2 FSDT二维板模型 | 第20-22页 |
2.2.3 HSDT二维板模型 | 第22页 |
2.2.4 小结 | 第22-23页 |
2.3 薄壁梁模型 | 第23-29页 |
2.3.1 Euler-Bernouli薄壁梁模型 | 第24-26页 |
2.3.2 Timoshenko薄壁梁模型 | 第26-28页 |
2.3.3 小结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弯扭耦合复合材料机翼剪裁机理研究 | 第30-54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弯扭耦合梁分析模型 | 第30-39页 |
3.2.1 复合材料夹芯板的理论基础 | 第30-33页 |
3.2.2 弯扭耦合复合材料机翼分析模型 | 第33-39页 |
3.3 弯扭耦合机翼分析模型的求解 | 第39-43页 |
3.3.1 微分求积法(DQM) | 第39-40页 |
3.3.2 弯扭耦合机翼静气动弹性方程离散求解 | 第40-42页 |
3.3.3 弯扭耦合机翼振动方程离散求解 | 第42-43页 |
3.4 材料不连续弯扭耦合机翼分析模型的求解 | 第43-47页 |
3.4.1 全域4变量的微分求积单元法 | 第43-45页 |
3.4.2 结构刚度矩阵的形成 | 第45-47页 |
3.5 算例与讨论 | 第47-53页 |
3.5.1 算例验证 | 第47-50页 |
3.5.2 复合材料铺层参数对弯扭耦合机翼静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 第50-5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弯扭耦合复合材料机翼结构剪裁方法 | 第54-65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直接剪裁法 | 第54-55页 |
4.2.1 铺层旋转法 | 第54-55页 |
4.2.2 铺层添加法 | 第55页 |
4.3 间接剪裁法 | 第55-61页 |
4.3.1 引言 | 第55-56页 |
4.3.2 等效刚度定义 | 第56-57页 |
4.3.3 基于等效刚度的结构优化设计 | 第57-60页 |
4.3.4 等效刚度与Nastran接.技术 | 第60-61页 |
4.4 算例与比较 | 第61-6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五章 弯扭耦合复合材料机翼静气动弹性结构优化设计 | 第65-92页 |
5.1 引言 | 第65页 |
5.2 弯扭耦合复合材料机翼结构静气动弹性优化策略 | 第65-70页 |
5.2.1 弯扭耦合复合材料机翼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 第65-66页 |
5.2.2 优化分析的近似模型 | 第66-70页 |
5.3 NASTRAN的静气动弹性实现 | 第70-73页 |
5.3.1 气动模型介绍 | 第70-71页 |
5.3.2 静气动弹性计算 | 第71-72页 |
5.3.3 飞行载荷的数值仿真模型 | 第72-73页 |
5.4 优化算例 | 第73-91页 |
5.4.1 前掠翼静气动弹性结构优化算例 | 第73-82页 |
5.4.2 大展弦比后掠翼静气动弹性结构优化算例 | 第82-9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92-93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93-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104页 |
致谢 | 第104-105页 |
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