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7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1.3 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0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页 |
1.4 主要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 第10-11页 |
1.5 研究面临的重难点问题 | 第11-13页 |
第2章 资产证券化的理论概述 | 第13-22页 |
2.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及发展 | 第13-15页 |
2.1.1 资产证券化的定义 | 第13页 |
2.1.2 资产证券化的发展 | 第13-15页 |
2.2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及意义 | 第15-17页 |
2.2.1 资产证券化的特征 | 第15-17页 |
2.3 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的运作原理 | 第17-18页 |
2.3.1 现金流分析原理 | 第17页 |
2.3.2 资产重组原理 | 第17页 |
2.3.3 风险隔离原理 | 第17-18页 |
2.3.4 信用升级原理 | 第18页 |
2.4 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设计流程 | 第18-22页 |
2.4.1 确定资产证券化目标并构建资产池 | 第18页 |
2.4.2 设立特定目的载体( SPV) | 第18-19页 |
2.4.3 信用增级 | 第19-20页 |
2.4.4 信用评级 | 第20页 |
2.4.5 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及销售 | 第20页 |
2.4.6 资产管理与产品兑付 | 第20-22页 |
第3章 XX市公交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方案设计 | 第22-45页 |
3.1 XX市公交系统规划与建设基本情况 | 第22页 |
3.1.1 XX市公交系统现状 | 第22页 |
3.1.2 XX市公交系统的近期行动规划 | 第22页 |
3.2 XX市公交企业发行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 | 第22-25页 |
3.2.1 公交企业融资需求 | 第22-23页 |
3.2.2 不同融资模式的比较 | 第23-24页 |
3.2.3 公交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优势 | 第24-25页 |
3.3 建立XX市公交企业资产证券化的资产池 | 第25-35页 |
3.3.1 备选资产情况 | 第25-26页 |
3.3.2 客流及票务预测 | 第26-33页 |
3.3.3 资产证券化资产池的构建 | 第33-35页 |
3.4 XX市公交企业资产证券化SPV的组建 | 第35-39页 |
3.4.1 现有SPV的组织形式及优缺点比较 | 第35-38页 |
3.4.2 XX市公交企业资产证券化SPV的组建 | 第38-39页 |
3.5 XX市公交企业资产证券化资产信用增级 | 第39-41页 |
3.5.1 信用增级概述 | 第39-40页 |
3.5.2 XX市公交企业资产证券化的信用增级方法 | 第40-41页 |
3.6 XX市公交企业资产证券化发行方案 | 第41-43页 |
3.7 XX市公交企业资产证券化方案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XX市公交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财务效应与风险对策分析 | 第45-51页 |
4.1 资产证券化融资财务效应分析 | 第45-46页 |
4.2 资产证券化融资存在的风险 | 第46-49页 |
4.2.1 法律风险 | 第46-47页 |
4.2.2 销售风险 | 第47-48页 |
4.2.3 信用风险 | 第48页 |
4.2.4 操作风险 | 第48页 |
4.2.5 流动性风险 | 第48-49页 |
4.2.6 评级风险 | 第49页 |
4.3 资产证券化融资的风险对策 | 第49-51页 |
第5章 总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5-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