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 第14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19页 |
第2章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7页 |
2.1 集团客户界定及其特点 | 第19-20页 |
2.2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概述 | 第20-23页 |
2.2.1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界定 | 第20页 |
2.2.2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类型 | 第20-21页 |
2.2.3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特征 | 第21-23页 |
2.3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相关理论 | 第23-27页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3页 |
2.3.2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3-24页 |
2.3.3 篮子理论 | 第24页 |
2.3.4 大数据风控理论 | 第24-27页 |
第3章 H银行目前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现状 | 第27-35页 |
3.1 H银行简介 | 第27页 |
3.2 H银行集团客户授信业务发展现状 | 第27-29页 |
3.3 目前H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机制 | 第29-35页 |
3.3.1 H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 第29-30页 |
3.3.2 H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操作流程 | 第30-33页 |
3.3.3 H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计量工具 | 第33-35页 |
第4章 H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问题分析——以X集团为例 | 第35-49页 |
4.1 X集团风险个案分析 | 第35-41页 |
4.1.1 X集团基本情况 | 第35-36页 |
4.1.2 X集团数据分析 | 第36-38页 |
4.1.3 X集团目前面临的授信风险及产生原因 | 第38-40页 |
4.1.4 H银行集团客户风险计量工具在X集团应用情况 | 第40-41页 |
4.2 H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9页 |
4.2.1 组织架构方面 | 第41-42页 |
4.2.2 集团客户授信业务操作层面 | 第42-45页 |
4.2.3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计量方面 | 第45-49页 |
第5章 H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改进方案 | 第49-57页 |
5.1 设计原则 | 第49-50页 |
5.1.1 全面性原则 | 第49页 |
5.1.2 可行性原则 | 第49页 |
5.1.3 客观性原则 | 第49-50页 |
5.2 改进方案的具体内容 | 第50-57页 |
5.2.1 组织架构方面 | 第50-51页 |
5.2.2 操作流程方面 | 第51-54页 |
5.2.3 风险计量方面 | 第54-57页 |
第6章 H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改进方案的实施过程与配套措施 | 第57-63页 |
6.1 改进方案的实施过程 | 第57-58页 |
6.1.1 组织架构方面方案实施 | 第57页 |
6.1.2 流程方面方案实施 | 第57-58页 |
6.1.3 风险计量方面方案实施 | 第58页 |
6.2 改进方案的配套措施 | 第58-63页 |
6.2.1 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训 | 第59页 |
6.2.2 优化激励约束机制 | 第59-60页 |
6.2.3 加强信息技术支持,完善信贷系统 | 第60-63页 |
第7章 H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改进方案的效果评价 | 第63-69页 |
7.1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评价指标 | 第63-64页 |
7.2 评价指标的量化 | 第64-65页 |
7.3 集团客户授信风险管理改进方案的评价过程 | 第65-69页 |
7.3.1 评价流程 | 第65-66页 |
7.3.2 制定奖惩机制 | 第66-67页 |
7.3.3 整改反馈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