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道德信仰的现状与重建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道德信仰理论概述 | 第13-21页 |
·信仰的内涵及分类 | 第13-15页 |
·道德信仰的含义界说 | 第15-17页 |
·道德信仰的基本功能 | 第17-21页 |
·道德信仰的精神支柱功能 | 第17-18页 |
·道德信仰的定向保证功能 | 第18页 |
·道德信仰的动力推进功能 | 第18-19页 |
·道德信仰的境界提升功能 | 第19页 |
·道德信仰的整体聚合功能 | 第19-21页 |
第二章 中国社会道德信仰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21-34页 |
·中国社会道德信仰现状 | 第21-28页 |
·由道德信仰对象怀疑引发的道德信仰虚无 | 第21-23页 |
·由道德信仰内心虚无引发的行为抉择失范 | 第23-25页 |
·由道德信仰定位偏差引发的个体行为扭曲 | 第25-26页 |
·由道德信仰危机导致社会诚信体系的崩溃 | 第26-28页 |
·中国社会道德信仰现状原因分析 | 第28-34页 |
·引发中国社会道德信仰现状的经济原因 | 第28-29页 |
·引发中国社会道德信仰现状的政治原因 | 第29-31页 |
·引发中国社会道德信仰现状的文化原因 | 第31-32页 |
·引发中国社会道德信仰现状的社会原因 | 第32-34页 |
第三章 中国社会道德信仰的重建目标及其重建措施 | 第34-49页 |
·中国社会道德信仰的重建目标 | 第34-37页 |
·建立奉献与回报相协调的经济分配制度 | 第34-35页 |
·建立民主和法制为基础的制度保障体系 | 第35-36页 |
·建立理想与现实相符合的道德理论规范 | 第36页 |
·建立学校和社会互动的道德引导模式 | 第36-37页 |
·中国社会道德信仰的重建措施 | 第37-49页 |
·深化体制改革 完善经济制度 | 第37-40页 |
·强化社会监督 建立引导机制 | 第40-41页 |
·突出典型示范 健全奖惩制度 | 第41-42页 |
·完善规范建设 体现时代需求 | 第42-45页 |
·加强道德教育 注重人格塑造 | 第45-47页 |
·营造社会环境 培养道德情感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