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有色金属冶炼论文--贵金属及铂族金属冶炼论文--金论文

难处理金矿二次焙砂硫酸熟化焙烧处理工艺及机理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综述第10-24页
    1.1 难处理金矿简介第10-12页
        1.1.1 难处理金矿概念第10页
        1.1.2 我国难处理金矿资源及分布第10-11页
        1.1.3 难处理金矿类型及难处理原因第11-12页
    1.2 高砷硫化物包裹难处理金矿预处理方法第12-16页
        1.2.1 氧化焙烧法第12-13页
        1.2.2 加压氧化法第13-14页
        1.2.3 细菌氧化法第14-15页
        1.2.4 其他方法第15-16页
    1.3 焙烧氧化法二次包裹现象第16-18页
    1.4 改善焙烧法提高氰化浸金率方法的研究第18-20页
        1.4.1 加石灰固砷焙烧法第18-19页
        1.4.2 球团包衣焙烧法第19页
        1.4.3 选择性固砷焙烧法第19页
        1.4.4 焙砂再处理第19-20页
        1.4.5 改善焙烧工艺条件第20页
        1.4.6 焙砂高温水淬—稀酸浸出法第20页
    1.5 氰化尾渣的回收利用第20-23页
        1.5.1 铜铅锌回收第20-21页
        1.5.2 金银回收第21-22页
        1.5.3 铁的回收第22-23页
        1.5.4 其他用途第23页
    1.6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2章 实验研究方法第24-34页
    2.1 实验原料及特性第24-27页
        2.1.1 二次焙砂第24-25页
        2.1.2 氰化尾渣第25-27页
    2.2 实验设备及试剂第27-28页
        2.2.1 实验设备第27页
        2.2.2 实验试剂第27-28页
    2.3 试验流程及装置第28-30页
        2.3.1 实验流程第28-29页
        2.3.2 实验装置第29-30页
    2.4 分析与检测第30-34页
        2.4.1 热重-差热分析(TG-DTA)第30页
        2.4.2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30-31页
        2.4.3 扫描电镜(SEM)第31页
        2.4.4 金的分析第31页
        2.4.5 氰化钠和氢氧化钠的分析第31-32页
        2.4.6 硫的分析第32-34页
第3章 硫酸熟化焙烧工艺参数优化第34-48页
    3.1 硫酸理论用量第34-35页
    3.2 焙烧温度的选择第35-37页
    3.3 氰化浸金理论第37-38页
    3.4 NaOH及NaCN的消耗第38页
    3.5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38-46页
        3.5.1 配酸温度的影响第38-40页
        3.5.2 硫酸用量的影响第40-41页
        3.5.3 水用量的影响第41-43页
        3.5.4 烘干温度的影响第43-44页
        3.5.5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44-45页
        3.5.6 焙烧时间的影响第45-46页
    3.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熟化过程的物相变化第48-57页
    4.1 Fe_2O_3-SO_3-H_2O三元系第48-51页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1-56页
        4.2.1 反应温度第51-52页
        4.2.2 硫酸用量第52-53页
        4.2.3 水用量第53-54页
        4.2.4 固化时间第54-56页
    4.3 本章总结第56-57页
第5章 烘干及焙烧过程的物相变化第57-74页
    5.1 烘干脱水第57页
    5.2 焙烧分解第57-60页
    5.3 烘干及焙烧过程中铁物相的变化第60-66页
        5.3.1 TG-DTA分析第60-61页
        5.3.2 XRD分析第61-66页
    5.4 焙砂状态研究第66-70页
        5.4.1 表面形貌的变化第66-67页
        5.4.2 终始状态对比第67-70页
    5.5 硫的走向第70-72页
        5.5.1 焙砂含硫第70页
        5.5.2 烟气中的硫第70-71页
        5.5.3 硫的分配第71-72页
    5.6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6章 结论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82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产品中铅、镉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下一篇:Lamb波在板中对接焊缝处的传播特性和缺陷检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