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钢管活性粉末混凝土柱受压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分析
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钢管混凝土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1.1 钢管混凝土的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1.1.2 钢管混凝土的受力性能 | 第12-13页 |
1.1.3 钢管混凝土的理论成果 | 第13-14页 |
1.2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RPC配制技术及力学性能 | 第15-17页 |
1.2.2 RPC的应用前景及工程实践 | 第17-19页 |
1.3 钢管RPC的研究概况及应用前景 | 第19-21页 |
1.3.1 钢管RPC受力特征 | 第19-20页 |
1.3.2 钢管RPC相关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21-23页 |
2 钢管RPC柱的极限承载力 | 第23-35页 |
2.1 极限分析理论 | 第23-26页 |
2.1.1 概述 | 第23-24页 |
2.1.2 材料的屈服(极限)条件 | 第24-26页 |
2.2 钢管RPC柱轴压极限分析 | 第26-31页 |
2.2.1 钢管RPC短柱的轴压极限承载力 | 第26-29页 |
2.2.2 钢管RPC长柱的轴压极限承载力 | 第29-31页 |
2.3 钢管RPC柱偏压极限分析 | 第31-3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圆钢管RPC轴压柱的有限元分析 | 第35-69页 |
3.1 有限元法概述 | 第35页 |
3.2 材料的本构模型 | 第35-43页 |
3.2.1 钢材的本构模型 | 第35-42页 |
3.2.2 RPC的本构模型 | 第42-43页 |
3.3 有限元模型的接触、边界及加载条件 | 第43-45页 |
3.3.1 钢管与核心RPC的接触 | 第43-44页 |
3.3.2 边界及加载方式的设置 | 第44-45页 |
3.4 单元类型选择及模型网格划分 | 第45-46页 |
3.5 钢管RPC轴压短柱的计算分析 | 第46-57页 |
3.5.1 模型的验证 | 第46-48页 |
3.5.2 钢管RPC轴压短柱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48-51页 |
3.5.3 钢管RPC轴压短柱极限承载力公式 | 第51-57页 |
3.6 钢管RPC轴压长柱的计算分析 | 第57-66页 |
3.6.1 长柱模型的屈曲分析 | 第57-58页 |
3.6.2 模型的验证 | 第58-60页 |
3.6.3 钢管RPC轴压长柱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0-64页 |
3.6.4 钢管RPC轴压长柱极限承载力公式 | 第64-6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66-69页 |
4 圆钢管RPC偏压柱的有限元分析 | 第69-83页 |
4.1 偏压构件的极限研究 | 第69-71页 |
4.2 钢管RPC偏心受压模型 | 第71-72页 |
4.2.1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71页 |
4.2.2 偏压模型的接触、边界及加载条件 | 第71页 |
4.2.3 单元类型及网格划分 | 第71-72页 |
4.3 钢管RPC偏压短柱的计算分析 | 第72-77页 |
4.3.1 模型设计 | 第72-73页 |
4.3.2 钢管RPC偏压短柱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3-77页 |
4.4 钢管RPC偏压长柱的计算分析 | 第77-82页 |
4.4.1 模型设计 | 第77-79页 |
4.4.2 钢管RPC偏压长柱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79-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83-85页 |
5.1 结论 | 第83页 |
5.2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9页 |
作者简历 | 第89-9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