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创新之处与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1.1 农村金融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2 农村经济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2.1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 第20-21页 |
2.2.2 经济增长理论 | 第21-23页 |
2.2.3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制 | 第23-2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 第26-32页 |
3.1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 | 第26-27页 |
3.1.1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需求状况 | 第26页 |
3.1.2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状况 | 第26-27页 |
3.2 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增长现状 | 第27-31页 |
3.2.1 农业经济总量持续増长 | 第28-29页 |
3.2.2 农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 第29-30页 |
3.2.3 农村基础建设逐步加强 | 第30-31页 |
3.2.4 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 | 第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 第32-38页 |
4.1 模型建立 | 第32-33页 |
4.2 选取指标 | 第33-34页 |
4.3 实证分析过程 | 第34-36页 |
4.4 实证结论 | 第36-3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5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存在门槛效应原因分析 | 第38-43页 |
5.1 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不够健全 | 第38-40页 |
5.2 农村金融服务缺乏创新 | 第40页 |
5.3 农村民间金融不规范 | 第40-41页 |
5.4 农村金融发展环境不佳 | 第41-4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6 改善门槛效应深化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的建议 | 第43-48页 |
6.1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建议 | 第43-46页 |
6.1.1 加大提供资金支持 | 第43-44页 |
6.1.2 努力提供更多融资途径 | 第44页 |
6.1.3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 第44-45页 |
6.1.4 促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 第45-46页 |
6.2 黑龙江省农村经济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 | 第46-47页 |
6.2.1 为农村金融提供良好初始条件 | 第46页 |
6.2.2 促进农村金融量和功能的积累 | 第46页 |
6.2.3 大力推动农村金融阶段性发展 | 第46-4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7 结论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