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机构优化与强度分析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概述 | 第8-9页 |
1.2 混凝土泵车的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1.2.1 国外混凝土泵车的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1.2.2 国内混凝土泵车的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1.3 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1.4.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4.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2 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 | 第15-27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泵车臂架系统的组成 | 第15-16页 |
2.3 臂架系统的结构形式 | 第16-21页 |
2.3.1 臂架的节数 | 第16-17页 |
2.3.2 臂架的折叠方式 | 第17-18页 |
2.3.3 臂架的布料范围 | 第18-19页 |
2.3.4 臂架间的连接与变幅机构 | 第19-21页 |
2.4 臂架系统的载荷 | 第21-23页 |
2.5 臂架系统强度计算理论 | 第23-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混凝土泵车臂架系统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 | 第27-42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臂架系统运动分析 | 第27-34页 |
3.2.1 第一节臂运动分析 | 第28页 |
3.2.2 第一二节臂运动分析 | 第28-30页 |
3.2.3 第二三节臂运动分析 | 第30-31页 |
3.2.4 第三四节臂运动分析 | 第31-32页 |
3.2.5 第四五节臂运动分析 | 第32-34页 |
3.3 臂架系统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34-41页 |
3.3.1 1 | 第35-36页 |
3.3.2 2 | 第36-37页 |
3.3.3 3 | 第37-38页 |
3.3.4 4 | 第38-40页 |
3.3.5 5 | 第40-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4 混凝土泵车臂架铰点系统优化设计 | 第42-55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优化设计方法介绍 | 第42-44页 |
4.2.1 优化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 | 第42-43页 |
4.2.2 优化算法 | 第43-44页 |
4.3 臂架铰点系统优化模型 | 第44-52页 |
4.3.1 设计变量 | 第44-45页 |
4.3.2 约束条件 | 第45-46页 |
4.3.3 目标函数 | 第46页 |
4.3.4 优化结果 | 第46-52页 |
4.4 混凝土泵车铰点系统优化设计软件介绍 | 第52-54页 |
4.4.1 功能介绍 | 第52页 |
4.4.2 软件界面及模块介绍 | 第52-54页 |
4.5 小结 | 第54-55页 |
5 混凝土臂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强度计算分析 | 第55-65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臂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5-60页 |
5.2.1 臂架系统模型简化 | 第55-57页 |
5.2.2 定义材料属性 | 第57页 |
5.2.3 网格划分 | 第57-59页 |
5.2.4 施加约束及载荷 | 第59-60页 |
5.3 结果分析 | 第60-64页 |
5.4 小结 | 第64-6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65页 |
6.2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