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1页 |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1.1.1 中小企业作用和地位 | 第12页 |
1.1.2 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2-14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5页 |
1.4 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1.5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第2章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21-32页 |
2.1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21-22页 |
2.2 中小企业主要的融资方式 | 第22-24页 |
2.3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影响因素 | 第24-25页 |
2.4 实证研究企业融资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32页 |
2.4.1 相关变量的界定 | 第25-26页 |
2.4.2 数据的选取 | 第26页 |
2.4.3 单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2.4.4 多元回归分析 | 第27-30页 |
2.4.5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3章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理论分析 | 第32-46页 |
3.1 现行银行贷款制度的缺陷 | 第32-34页 |
3.2 构建博弈论模型阐释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关系 | 第34-39页 |
3.2.1 模型假定 | 第35-37页 |
3.2.2 模型求解-----逆向推导法 | 第37-39页 |
3.2.3 该模型的启示 | 第39页 |
3.3 将”声誉“加入模型重新寻找模型均衡 | 第39-46页 |
3.3.1 “声誉”惩罚价值的确定 | 第40页 |
3.3.2 构造动态博弈模型寻找“声誉”的均衡点 | 第40-46页 |
第4章 基于企业声誉的融资方式—互联网金融和民间金融 | 第46-56页 |
4.1 互联网金融 | 第46-53页 |
4.1.1 互联网金融的定义与分类 | 第46-47页 |
4.1.3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 第47-48页 |
4.1.4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的贷款模式 | 第48-51页 |
4.1.5 互联网金融的两大才子---阿里小贷款和P2P | 第51-53页 |
4.2 民间金融 | 第53-56页 |
4.2.1 民间融资的定义 | 第53-54页 |
4.2.3 民间金融活跃的原因 | 第54-55页 |
4.2.4 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融资中的贡献 | 第55-56页 |
第5章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策略——建立中小企业声誉体系 | 第56-60页 |
5.1 声誉评级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 | 第56-57页 |
5.1.1 能有效降低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 第56页 |
5.1.2 降低银行和企业的交易成本 | 第56-57页 |
5.2 加快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声誉体系建设的思路 | 第57-60页 |
5.2.1 加强中小企业声誉立法建设 | 第57-58页 |
5.2.2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监管体系 | 第58页 |
5.2.3 建立健全声誉激励和惩戒机制 | 第58页 |
5.2.4 建立健全中小企业声誉评级体系 | 第58-60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3页 |
6.1 总结 | 第60-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