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2-13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 第16-23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2.1.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2.2 税收理论分析 | 第18-23页 |
2.2.1 税收中性理论 | 第18-20页 |
2.2.2 最优税收理论 | 第20-21页 |
2.2.3 公平课税理论 | 第21-23页 |
3 建筑行业税负现状分析 | 第23-27页 |
3.1 建筑业发展现状 | 第23-25页 |
3.1.1 建筑业 | 第23页 |
3.1.2 建筑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 第23-25页 |
3.2 建筑业税负现状 | 第25-27页 |
3.2.1 建筑业现行流转税制 | 第25页 |
3.2.2 建筑业税制变化分析 | 第25-27页 |
4 “营改增”对建筑业税负影响的模拟测算 | 第27-32页 |
4.1 模拟测算方法 | 第27-29页 |
4.1.1 增值税税基的测算方法 | 第27-28页 |
4.1.2 模拟测算方法 | 第28-29页 |
4.2 模拟测算结果及分析 | 第29-32页 |
4.2.1 模拟计算结果——“营业税变成增值税”前后实际情况变化 | 第29-30页 |
4.2.2 模拟测算结果分析 | 第30-32页 |
5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税负影响的案例分析 | 第32-39页 |
5.1 汕头X建筑公司“营改增”前和“营改增”后的税制变化 | 第32-33页 |
5.1.1 汕头X建筑公司"营改增"前的税制 | 第32页 |
5.1.2 汕头X建筑公司“营改增”后的税制 | 第32-33页 |
5.2 汕头X建筑公司“营改增”前和“营改增”后的税负变化 | 第33-39页 |
5.2.1 汕头X建筑公司税负测算说明 | 第33-35页 |
5.2.2 汕头X建筑公司“营改增”前应纳营业税税额的计算 | 第35页 |
5.2.3 汕头X建筑公司“营改增”后应纳增值税税额的计算 | 第35-37页 |
5.2.4 汕头X建筑公司“营改增”前和“营改增”后税负变化计算 | 第37-39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39-45页 |
6.1 结论 | 第39页 |
6.2 对建筑业“营改增”的政策建议 | 第39-43页 |
6.2.1 完善过渡期税收补贴政策 | 第39-40页 |
6.2.2 完善难抵扣部分进项业务的税收政策 | 第40-41页 |
6.2.3 纳税义务时点的调整 | 第41页 |
6.2.4 建筑业发票管理体系的调整 | 第41-42页 |
6.2.5 实行“价税分离”的工程计价规则 | 第42页 |
6.2.6 加强宣传,适度推行 | 第42-43页 |
6.3 建筑业企业应对措施 | 第43-45页 |
6.3.1 完善供应商体系管理 | 第43页 |
6.3.2 合理选择工程分包形式 | 第43-44页 |
6.3.3 调整产业结构,减少劳务投入 | 第44页 |
6.3.4 加强企业税务管理 | 第44页 |
6.3.5 加强政策宣传和培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