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分类学(系统微生物学)论文

南大西洋深海沉积物源可培养微生物的鉴定及抑真菌活性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21页
    1.1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0-12页
        1.1.1 课题研究意义第10-12页
        1.1.2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的第12页
        1.1.3 课题来源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1页
        1.2.1 深海研究概况第12-13页
        1.2.2 海洋微生物及其多样性研究概况第13-14页
        1.2.3 海洋微生物功能性研究现状第14-21页
第2章 抗产毒真菌的深海可培养放线菌、细菌的筛选第21-40页
    2.1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1-25页
        2.1.1 试验菌种、孢子悬液的制备第21页
        2.1.2 主要试剂第21-23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3页
        2.1.4 培养基第23-25页
    2.2 平板对峙试验方法第25-26页
        2.2.1 试验技术路线第25-26页
        2.2.2 活化深海菌株第26页
        2.2.3 接种液体第26页
        2.2.4 接种菌株发酵液进行对峙第2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6-38页
        2.3.1 菌落形态观察第26-30页
        2.3.2 发酵液体变化情况第30-34页
        2.3.3 抑真菌活性菌株的筛选第34-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3章 深海可培养放线菌、细菌的分子鉴定第40-60页
    3.1 实验主要仪器与试剂第40-41页
        3.1.1 实验主要仪器第40-41页
        3.1.2 供试菌株第41页
    3.2 实验方法第41-42页
        3.2.1 形态学鉴定第41页
        3.2.2 模板 DNA 的提取第41页
        3.2.3 16S rDNA 序列的扩增与测序第41-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58页
        3.3.1 细菌常规鉴定第42-44页
        3.3.2 模板 DNA 的提取第44页
        3.3.3 16S rDNA 序列的扩增与测序第44-45页
        3.3.4 16S rDNA 序列分析第45-48页
        3.3.5 16S rDNA 鉴定结果第48-55页
        3.3.6 利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第55-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60页
第4章 深海可培养放线菌、细菌的多样性分析第60-84页
    4.1 物种多样性第60-70页
        4.1.1 放线菌物种多样性第60-65页
        4.1.2 细菌物种多样性第65-70页
    4.2 遗传多样性第70-80页
        4.2.1 放线菌遗传多样性第70-77页
        4.2.2 细菌遗传多样性第77-80页
    4.3 抗菌功能菌株多样性第80-83页
        4.3.1 放线菌抗菌功能菌株多样性第80页
        4.3.2 细菌抗菌功能菌株多样性第80-83页
    4.4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结论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9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第92-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海北部海洋沉积物可培养细菌多样性研究及1株海洋新菌的分类鉴定
下一篇:基于纳米镊子的细胞粘弹性测试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