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图表目录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的问题和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问题 | 第11-12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3-17页 |
1.2.1 培养路径的概念 | 第13页 |
1.2.2 需求层次理论依据 | 第13-14页 |
1.2.3 职业管理理论依据 | 第14-17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1页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第21-23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21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广州市青年公务员培养路径现状调查 | 第23-34页 |
2.1 调查问卷的相关设计 | 第23-25页 |
2.1.1 调查目的 | 第23页 |
2.1.2 调查对象与范围 | 第23-24页 |
2.1.3 调查问卷的内容及设计 | 第24-25页 |
2.2 结构化访谈调查的设计 | 第25页 |
2.3 广州市青年公务员培养路径存在的问题 | 第25-34页 |
2.3.1 青年公务员对职业满意度低 | 第25-27页 |
2.3.2 组织不能满足青年公务员的培养需求 | 第27-28页 |
2.3.3 组织价值观与青年公务员职业认知存在偏差 | 第28-29页 |
2.3.4 组织开展青年公务员培养程度低 | 第29-30页 |
2.3.5 单位晋升机制的公平性有待提高 | 第30-31页 |
2.3.6 组织开展培训力度还有待提升 | 第31-32页 |
2.3.7 上级领导支持度不够 | 第32-34页 |
第三章 广州市青年公务员培养路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4-42页 |
3.1 公务员制度因素 | 第34-36页 |
3.1.1 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影响青年公务员职务的管理 | 第34-35页 |
3.1.2 公务员绩效考评制度影响青年公务员职位的晋升 | 第35-36页 |
3.1.3 公务员培训制度影响青年公务员职业的开发 | 第36页 |
3.2 行政文化因素 | 第36-39页 |
3.2.1 “官本位”思想影响青年公务员的人生价值判断 | 第36-37页 |
3.2.2 以个人的文化价值为取向的行政组织文化影响职务的公平晋升 | 第37-38页 |
3.2.3 形式主义明显的行政组织文化影响青年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 第38-39页 |
3.3 社会资本因素 | 第39-40页 |
3.3.1 垂直的公务员参与网络制约着培养路径的运作 | 第39页 |
3.3.2 庇护主义制约着培养路径的开展 | 第39-40页 |
3.4 个人主观原因分析 | 第40-42页 |
3.4.1 青年公务员个人主动性影响职业发展 | 第40-41页 |
3.4.2 青年公务员的职业目标影响个人价值观判断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广州市青年公务员培养路径的对策和建议 | 第42-52页 |
4.1 完善广州市青年公务员培养路径的原则 | 第42-43页 |
4.1.1 政治性原则 | 第42页 |
4.1.2 公平竞争原则 | 第42页 |
4.1.3 差异性原则 | 第42-43页 |
4.1.4 发展创新原则 | 第43页 |
4.2 广州市青年公务员培养路径的设计 | 第43-46页 |
4.2.1 培养路径设计的模式 | 第43-44页 |
4.2.2 打造适合青年公务员的培养路径 | 第44-45页 |
4.2.3 广州市青年公务员培养路径的设计 | 第45-46页 |
4.3 构建健康和谐的行政文化 | 第46-47页 |
4.3.1 树立“以人为本”行政文化 | 第46页 |
4.3.2 构建公务员个人价值观与政府价值观一致的行政文化 | 第46页 |
4.3.3 创新有活力的行政文化 | 第46-47页 |
4.4 广州市青年公务员培养路径重点措施 | 第47-52页 |
4.4.1 创新公务员晋升制度 | 第47-48页 |
4.4.2 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 第48-49页 |
4.4.3 丰富公务员交流工作 | 第49-50页 |
4.4.4 通过职位分类制度完善激励机制 | 第50页 |
4.4.5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件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