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综述 | 第10-21页 |
1.1 硫酸锰的性质及主要用途 | 第10-12页 |
1.1.1 硫酸锰的性质 | 第10页 |
1.1.2 硫酸锰的主要用途 | 第10-11页 |
1.1.3 硫酸锰的质量标准 | 第11-12页 |
1.2 硫酸锰浸出工艺研究 | 第12-14页 |
1.2.1 高温焙烧酸浸法 | 第12-13页 |
1.2.2 二氧化硫浸出法 | 第13页 |
1.2.3 两矿一步酸浸法 | 第13-14页 |
1.2.4 硫酸浸出法 | 第14页 |
1.3 硫酸锰浸出液除杂工艺研究 | 第14-17页 |
1.3.1 钾、钠的净化 | 第14-15页 |
1.3.2 铁、铝的净化 | 第15-16页 |
1.3.3 重金属的净化 | 第16-17页 |
1.3.4 钙、镁的净化 | 第17页 |
1.4 锌阳极泥的特点及回收利用 | 第17-19页 |
1.4.1 锌阳极泥的来源及特点 | 第17-18页 |
1.4.2 锌阳极泥的利用现状 | 第18-19页 |
1.5 论文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5.1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9-20页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21-2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3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1-22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2.2.1 硫化铅还原硫酸浸出锌阳极泥研究中锰的测定 | 第23-24页 |
2.2.2 粗硫酸锰溶液中杂质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2.2.3 氟离子的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3 硫化铅还原硫酸浸出锌阳极泥的研究 | 第25-32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实验原理 | 第25-2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6-31页 |
3.3.1 搅拌速率对锰浸出率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2 硫化铅用量对锰浸出率的影响 | 第27页 |
3.3.3 硫酸用量对锰浸出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4 反应时间对锰浸出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5 反应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6 液固比对锰浸出率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粗硫酸锰溶液的净化研究 | 第32-43页 |
4.1 引言 | 第32页 |
4.2 浸出液净化工艺流程 | 第32-33页 |
4.3 钾钠的去除 | 第33-35页 |
4.4 铁、铝的去除 | 第35-36页 |
4.5 重金属离子的去除 | 第36-39页 |
4.5.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4.5.2 MDD添加量的影响 | 第38页 |
4.5.3 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38-39页 |
4.6 钙镁的去除 | 第39-4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5 硫酸锰溶液中除氟、结晶研究 | 第43-54页 |
5.1 引言 | 第43页 |
5.2 实验原理 | 第43-44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44-51页 |
5.3.1 TISAB组成的选择 | 第44-45页 |
5.3.2 标准曲线的配制 | 第45-46页 |
5.3.3 硫酸铝的投加量对除氟的影响 | 第46-48页 |
5.3.4 pH对硫酸铝除氟效果的影响 | 第48-49页 |
5.3.5 温度对硫酸铝除氟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6 反应时间对硫酸铝除氟的影响 | 第50-51页 |
5.4 结晶 | 第51-5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4-56页 |
6.1 结论 | 第54-55页 |
6.2 建议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