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概述 | 第11-12页 |
1.2 大截面连铸圆坯常见缺陷 | 第12-13页 |
1.3 孔洞型缺陷闭合研究 | 第13-15页 |
1.3.1 锻造过程中孔洞型缺陷闭合行为研究 | 第13-15页 |
1.3.2 轧制过程中的孔洞性缺陷闭合行为研究 | 第15页 |
1.4 国内外缺陷焊合的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4.1 国外关于缺陷焊合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2 国内关于缺陷焊合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9-21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1-33页 |
2.1 连铸坯材料 Q345D 热变形试验 | 第21-22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1.2 试样制备及方案 | 第21-22页 |
2.1.3 显微组织观察 | 第22页 |
2.2 孔洞型缺陷闭合过程有限元模拟 | 第22-26页 |
2.2.1 Deform-3D 软件简介 | 第22页 |
2.2.2 热力耦合大变形理论 | 第22-24页 |
2.2.3 连铸坯材料 Q345D 孔洞闭合模型及参数设置 | 第24-25页 |
2.2.4 N6 纯镍孔洞闭合模型及参数设置 | 第25-26页 |
2.3 连铸坯材料 Q345D 孔洞型缺陷焊合试验 | 第26-30页 |
2.3.1 试验材料 | 第26页 |
2.3.2 试样制备及方案 | 第26-29页 |
2.3.3 力学性能试验 | 第29-30页 |
2.3.4 显微组织观察及断口分析 | 第30页 |
2.4 N6 纯镍在轧制阶段缺陷焊合试验 | 第30-33页 |
2.4.1 试验材料 | 第30-31页 |
2.4.2 试样制备及方案 | 第31-32页 |
2.4.3 显微组织观察 | 第32-33页 |
第3章 Q345D 动态再结晶行为研究 | 第33-39页 |
3.1 高温流变曲线 | 第33-34页 |
3.2 热变形过程中组织演变规律 | 第34-36页 |
3.2.1 不同变形温度对组织影响 | 第34-35页 |
3.2.2 不同变形量对组织影响 | 第35-36页 |
3.3 动态再结晶图 | 第36-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孔洞型缺陷闭合过程数值模拟结果 | 第39-52页 |
4.1 Q345D 孔洞型缺陷闭合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 第39-43页 |
4.1.1 孔洞闭合过程分析 | 第39-41页 |
4.1.2 等效应变和静水压力分析 | 第41-43页 |
4.2 N6 纯镍板坯孔洞型缺陷闭合过程模拟结果分析 | 第43-50页 |
4.2.1 孔洞位置对闭合的影响 | 第44-48页 |
4.2.2 辊径比对闭合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3 孔洞尺寸和轧制温度对闭合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 本章小节 | 第50-52页 |
第5章 Q345D 孔洞型缺陷焊合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2-67页 |
5.1 缺陷区微观组织形貌分析 | 第52-62页 |
5.1.1 变形温度对焊合效果的影响 | 第52-54页 |
5.1.2 变形量对焊合效果的影响 | 第54-56页 |
5.1.3 保温温度和时间对焊合效果的影响 | 第56-58页 |
5.1.4 气体条件对焊合效果的影响 | 第58-60页 |
5.1.5 缺陷区成分变化规律 | 第60-62页 |
5.2 孔洞型缺陷焊合规律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第62-6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6章 N6 纯镍轧制阶段缺陷焊合结果与分析 | 第67-77页 |
6.1 N6 纯镍缺陷区微观组织形貌分析 | 第67-70页 |
6.1.1 变形温度对焊合效果的影响 | 第67-69页 |
6.1.2 变形量对焊合效果的影响 | 第69-70页 |
6.2 EBSD 分析 | 第70-73页 |
6.3 焊合规律分析 | 第73-76页 |
6.3.1 试验所得焊合规律 | 第73页 |
6.3.2 焊合机理分析 | 第73-7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