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高速铁路论文

高速铁路线路方案安全性和舒适性评价及三维仿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页
1 绪论第10-16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3页
        1.2.1 运行安全性理论与方法研究第11-12页
        1.2.2 铁路乘坐舒适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第12-13页
    1.3 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1.4 论文结构第14-16页
2 车线动力学实时动态响应计算研究第16-25页
    2.1 列车运行仿真研究第16-18页
        2.1.1 牵引计算概述第16-17页
        2.1.2 牵引计算模型和策略第17-18页
        2.1.3 向分单元计算法第18页
    2.2 车辆-线路动力学模型第18-23页
        2.2.1 动力学模型第19-20页
        2.2.2 动力学方程第20-21页
        2.2.3 模型求解的数值算法第21-23页
    2.3 引入运行仿真车线动力学实时动态响应计算第23-24页
    2.4 本章小结第24-25页
3 线路方案安全性和舒适性评价研究第25-35页
    3.1 安全性评价指标介绍第25-27页
    3.2 线路方案舒适性评价研究第27-31页
        3.2.1 线路方案舒适性概述第27页
        3.2.2 舒适性评价指标介绍第27-31页
    3.3 指标选取第31-32页
    3.4 线路方案安全性和舒适性评价方法第32-33页
    3.5 线路方案比选与优化方法第33-34页
    3.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4 线路方案评价结果的三维仿真研究第35-46页
    4.1 研究历程第35-36页
    4.2 铁路三维场景建模第36-38页
    4.3 铁路场景组织与调度第38-44页
        4.3.1 铁路场景组织结构第38-40页
        4.3.2 铁路场景图数据结构与实现第40-43页
        4.3.3 铁路场景图关键操作第43-44页
    4.4 铁路场景视相关简化第44页
    4.5 本章小结第44-46页
5 系统研发与应用第46-55页
    5.1 数字选线技术研究第46页
    5.2 系统研发基础第46-47页
    5.3 系统介绍第47-51页
        5.3.1 系统概述第47-48页
        5.3.2 系统主要功能第48-51页
    5.4 系统应用算例分析第51-54页
    5.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搭接非熔透激光焊接不锈钢车体板材疲劳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状态和参数估计的重载列车ECP系统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