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第一章 禽流感病毒的研究进展 | 第11-19页 |
1.1 病原学 | 第11-14页 |
1.1.1 形态和结构 | 第11-12页 |
1.1.2 禽流感病毒的复制 | 第12-13页 |
1.1.3 禽流感病毒的基因组及编码蛋白 | 第13-14页 |
1.2 禽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 | 第14-15页 |
1.2.1 抗原性变异—漂移和转变 | 第14页 |
1.2.2 基因组变异 | 第14-15页 |
1.3 禽流感病毒毒力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 第15-17页 |
1.3.1 HA 蛋白对 AIV 毒力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2 其他蛋白对病毒致病性的影响 | 第16-17页 |
1.4 H9 亚型禽流感 | 第17-18页 |
1.4.1 H9N2 亚型禽流感的流行情况 | 第17页 |
1.4.2 H9N2 亚型禽流感的遗传进化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试验研究 | 第19-37页 |
第二章 H9N2 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 | 第19-26页 |
2.1 材料 | 第19-20页 |
2.1.1 病料 | 第19页 |
2.1.2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2.1.3 试剂 | 第19页 |
2.1.4 引物 | 第19页 |
2.1.5 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2.2 方法 | 第20-21页 |
2.2.1 流行病学调查 | 第20页 |
2.2.2 病料的处理 | 第20页 |
2.2.3 病毒的接种 | 第20页 |
2.2.4 血凝活性测定 | 第20页 |
2.2.5 病毒的 RT-PCR 鉴定 | 第20-21页 |
2.3 结果 | 第21-24页 |
2.3.1 流行病学调查 | 第21-23页 |
2.3.2 病毒在非免疫鸡胚的传代 | 第23页 |
2.3.3 血凝活性测定 | 第23页 |
2.3.4 禽流感病毒的 RT-PCR 鉴定 | 第23-24页 |
2.4 讨论 | 第24-25页 |
2.5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两株 H9N2 亚型流感病毒 HA 基因的分子遗传变异分析 | 第26-37页 |
3.1 材料 | 第26-27页 |
3.1.1 毒株及鸡胚 | 第26页 |
3.1.2 试剂、菌种、载体 | 第26页 |
3.1.3 培养基及常用试剂的配制 | 第26-27页 |
3.1.4 参考毒株 | 第27页 |
3.2 方法 | 第27-30页 |
3.2.1 设计引物 | 第27-28页 |
3.2.2 病毒的增殖 | 第28页 |
3.2.3 两株病毒 RNA 的提取 | 第28页 |
3.2.4 两株 H9N2 AIV 的 RT-PCR 反应 | 第28-29页 |
3.2.5 PCR 产物的回收和纯化 | 第29页 |
3.2.6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29-30页 |
3.2.7 重组质粒 pMD19-T-HA 片段的提取 | 第30页 |
3.2.8 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30页 |
3.2.9 HA 基因序列测定、比对及遗传进化分析 | 第30页 |
3.3 结果 | 第30-35页 |
3.3.1 两株 H9N2 AIV HA 基因的 RT-PCR 扩增 | 第30-31页 |
3.3.2 阳性克隆的鉴定 | 第31页 |
3.3.3 HA 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1-34页 |
3.3.4 两株 H9N2 AIV HA 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 | 第34-35页 |
3.4 讨论 | 第35-36页 |
3.5 小结 | 第36-37页 |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3页 |
附录 | 第43-45页 |
缩略词表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