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冻融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1.2.1 研究途径 | 第11-12页 |
1.2.2 冻融期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3 冻融影响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机理 | 第13-16页 |
1.3.1 冻融过程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13-14页 |
1.3.2 冻融过程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 第14-15页 |
1.3.3 冻融格局的变化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15-16页 |
1.3.4 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 | 第16页 |
1.4 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1.4.1 科学问题 | 第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2 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 | 第18-28页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8-22页 |
2.1.1 研究区域地理位置 | 第18页 |
2.1.2 气候特征 | 第18-19页 |
2.1.3 植被特征 | 第19-20页 |
2.1.4 土壤特征 | 第20-21页 |
2.1.5 地貌特征 | 第21-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6页 |
2.2.1 野外采样及试验样地的选择及设置 | 第22-23页 |
2.2.2 土样采集及室内冻融培养设计 | 第23-25页 |
2.2.3 野外温室气体观测 | 第25页 |
2.2.4 样品分析方法及产生速率、通量的计算 | 第25-26页 |
2.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第26-28页 |
3 冻融对天然草甸草原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28-38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冻融对天然羊草草原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29-34页 |
3.2.1 不同土层和冻融时间对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29-31页 |
3.2.2 冻融循环对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31-33页 |
3.2.3 不同的温差对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 冻融下不同植被类型的天然草原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差异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8页 |
4 冻融对不同管理措施下的草原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38-52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结果与结论 | 第38-49页 |
4.2.1 土层和冻融时间对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38-43页 |
4.2.1.1 封育/放牧措施对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38-41页 |
4.2.1.2 封育/刈割措施对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41-43页 |
4.2.2 冻融交替对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43-47页 |
4.2.2.1 封育/放牧措施对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43-45页 |
4.2.2.2 封育/刈割措施对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3 温差对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3.1 封育/放牧措施对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3.2 封育/刈割措施对土壤 N2O 产生速率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2页 |
5 田间观测实验中冻融对于贝加尔针茅草原土壤 N2O 排放通量的影响 | 第52-56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结果与结论 | 第52-55页 |
5.2.1 贝加尔针茅草原封育/放牧土壤 N2O 田间观测通量 | 第52-53页 |
5.2.2 冻融期间贝加尔针茅草原封育/放牧土壤 N2O 田间观测通量 | 第53-55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6页 |
6.2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