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2-37页 |
·病原学研究 | 第12-15页 |
·染色及形态特征 | 第12-13页 |
·生化特性 | 第13-14页 |
·血清学试验 | 第14页 |
·禽波氏杆菌的抵抗力 | 第14-15页 |
·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 第15-18页 |
·诊断 | 第18-22页 |
·常规诊断方法 | 第18-20页 |
·分子生物学诊断 | 第20-21页 |
·单克隆抗体 | 第21-22页 |
·荧光抗体 | 第22页 |
·流行病学研究 | 第22-23页 |
·血清学调查 | 第23-25页 |
·禽波氏杆菌的抗原结构及毒素 | 第25-32页 |
·几种与致病性有关的基因 | 第28-29页 |
·外膜蛋白 | 第29-32页 |
·发病机理 | 第32-34页 |
·综合防治 | 第34-36页 |
·治疗方案 | 第34页 |
·预防措施 | 第34-36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6-3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7-48页 |
·禽波氏杆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的材料和方法 | 第37-44页 |
·病料来源 | 第37页 |
·工具酶与主要试剂 | 第37页 |
·血清及菌株 | 第37页 |
·溶液配制及主要培养基 | 第37-38页 |
·主要仪器 | 第38-39页 |
·细菌分离 | 第39页 |
·细菌鉴定 | 第39-40页 |
·23S rRNA 鉴定 | 第40-44页 |
·禽波氏杆菌单因子血清的制备与血清分型的初步探索的材料和方法 | 第44-48页 |
·试验菌株 | 第44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44页 |
·主要仪器 | 第44-45页 |
·实验动物 | 第45页 |
·抗血清的制备 | 第45页 |
·抗原液的制备 | 第45-46页 |
·抗血清效价的测定 | 第46页 |
·交叉反应 | 第46页 |
·交叉吸收试验 | 第46页 |
·单因子血清的制备 | 第46-47页 |
·单因子血清的应用 | 第47-4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7页 |
·禽波氏杆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48-53页 |
·细菌培养特性及形态特征 | 第48-49页 |
·生化鉴定 | 第49-50页 |
·血清学试验 | 第50页 |
·致病性试验 | 第50页 |
·23S rRNA 鉴定 | 第50-51页 |
·序列分析结果 | 第51-53页 |
·禽波氏杆菌单因子血清的制备与血清分型的初步探索 | 第53-57页 |
·禽波氏杆菌分离株的血清效价 | 第53页 |
·交叉反应 | 第53-54页 |
·交叉吸收试验 | 第54-56页 |
·单因子血清的制备结果 | 第56页 |
·单因子血清的应用结果 | 第56-57页 |
4 讨论 | 第57-59页 |
·禽波氏杆菌分离株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第57页 |
·禽波氏杆菌单因子血清的制备与血清分型的初步探索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1页 |
个人简介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