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套管三维可视化与套损识别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第1章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套损现状第12-13页
        1.3.1 国内套损情况第12-13页
        1.3.2 国外套损情况第13页
    1.4 课题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2章 相关理论介绍第15-23页
    2.1 多臂井径仪第15-17页
        2.1.1 几种常用井径仪技术性能比较第15-16页
        2.1.2 四十臂井径仪简介第16页
        2.1.3 四十臂井径仪工作原理第16-17页
    2.2 三维可视化简介第17-21页
        2.2.1 三维可视化的基本流程第17-18页
        2.2.2 三维可视化工具第18-21页
    2.3 套管检测技术第21-22页
        2.3.1 套管损坏的原因第21页
        2.3.2 套管损坏类型第21-22页
        2.3.3 套损形态特征第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三维重构套管第23-32页
    3.1 三维重构方法概述第23-27页
        3.1.1 面绘制方法第23-25页
        3.1.2 体绘制的方法第25-26页
        3.1.3 面绘制与体绘制的比较第26页
        3.1.4 本系统三维重构方法第26-27页
    3.2 构建测井曲线第27-31页
        3.2.1 拉格朗日多项式插值第28页
        3.2.2 分段多项式插值第28页
        3.2.3 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构建曲线第28-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套损识别方法的研究第32-40页
    4.1 ID3 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研究第32-34页
        4.1.1 ID3 算法原理第32页
        4.1.2 ID3 算法的优缺点第32-33页
        4.1.3 改进的 ID3 算法第33-34页
    4.2 套损类型的特征第34-35页
        4.2.1 套损类型显示的特征第34页
        4.2.2 套损类型特征提取第34-35页
    4.3 基于决策树的套损识别算法的设计第35-38页
        4.3.1 构建决策树模型第35-37页
        4.3.2 生成决策规则第37-38页
    4.4 基于决策树的套损识别效果分析第38-39页
    4.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套管三维可视化与套损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40-50页
    5.1 系统设计第40-41页
        5.1.1 系统的整体设计第40-41页
        5.1.2 系统实现的流程第41页
    5.2 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第41-49页
        5.2.1 数据预处理模块的实现第41-42页
        5.2.2 套管二维曲线处理模块的实现第42-43页
        5.2.3 基于 VC 和 OpenGL 绘图的实现第43-45页
        5.2.4 套管可视化中三维数据的融合第45-46页
        5.2.5 套管可视化中颜色的处理第46-47页
        5.2.6 套损自动识别的实现第47-48页
        5.2.7 套管可视化与识别的综合显示第48-49页
    5.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4-55页
致谢第55-56页
详细摘要第56-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采用ReliefF特征加权的NIC算法研究
下一篇:冒烟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