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劳动争议调解相关理论 | 第10-15页 |
1.1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模式 | 第10-15页 |
1.1.1 我国劳动争议的界定 | 第10-11页 |
1.1.2 我国劳动争议处理机制的现行模式 | 第11-12页 |
1.1.3 劳动争议调解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1.1.4 劳动争议调解在争议处理机制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5-24页 |
2.1 现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运行现状 | 第15-17页 |
2.1.1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运行分析 | 第15-16页 |
2.1.2 人民调解的运行分析 | 第16页 |
2.1.3 乡镇、街道设立的调解组织运行分析 | 第16-17页 |
2.2 对崇左市劳动争议调解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问卷与访谈) | 第17-24页 |
2.2.1 劳动争议案件基本情况 | 第17-19页 |
2.2.2 劳动争议调解的情况分析 | 第19-22页 |
2.2.3 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及域外模式评析 | 第24-29页 |
3.1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4-26页 |
3.1.1 我国立法对调解制度的实体和程序规则规定不明确 | 第24页 |
3.1.2 现行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存在诸多弊端 | 第24-26页 |
3.1.3 劳动争议调解结果缺乏法律强制力 | 第26页 |
3.1.4 调解与仲裁和诉讼的对接机制尚不健全 | 第26页 |
3.2 域外模式概述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6-29页 |
3.2.1 域外模式概述 | 第26-27页 |
3.2.2 域外模式对我国调解制度完善的启示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我国劳动争议调解制度的完善建议 | 第29-33页 |
4.1 设置企业劳动争议协调委员会 | 第29页 |
4.2 使人民调解组织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 | 第29-30页 |
4.3 加强区域性、行业性劳动争议调解的制度建构 | 第30-31页 |
4.4 建立劳动调解协议的信用保障机制 | 第31页 |
4.5 建立调解与仲裁和诉讼的对接机制 | 第31-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