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一、绪论 | 第7-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 理论价值 | 第7页 |
2. 实践意义 | 第7-8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8页 |
1. 文献资料法 | 第8页 |
2. 归纳总结法 | 第8页 |
3. 历史分析法 | 第8页 |
(四)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五)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10页 |
二、转型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 第10-13页 |
(一) 转型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第11页 |
(二) 转型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第11-12页 |
(三) 转型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迫切性 | 第12-13页 |
三、转型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及特点 | 第13-16页 |
(一) 转型时期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 | 第13-14页 |
1. 转型时期的含义 | 第13页 |
2. 新农村文化的含义 | 第13页 |
3.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含义 | 第13-14页 |
(二) 转型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特点 | 第14-15页 |
1. 历史传承性与创新性 | 第14-15页 |
2. 乡土地域性与特色性 | 第15页 |
3. 公民认同感和建构性 | 第15页 |
(三) 转型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 | 第15-16页 |
1. 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 | 第15页 |
2. 创设文化活动的条件 | 第15-16页 |
3. 丰富文化活动的形式 | 第16页 |
4. 提高农村文化的品位 | 第16页 |
四、转型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 第16-22页 |
(一) 转型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与进展 | 第16-18页 |
1. 农民的传统观念逐步更新 | 第16-17页 |
2. 农民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 | 第17页 |
3. 农村的文化生活日渐活跃 | 第17页 |
4. 农村的文化设施逐渐改善 | 第17-18页 |
5. 农村的宗教活动正常开展 | 第18页 |
(二) 转型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18-21页 |
1. 农村文化发展失衡,民间文化逐渐衰落 | 第18-19页 |
2. 农村文化人才缺乏,文化队伍趋向解散 | 第19页 |
3. 农村不良现象突出,农村文化面临风险 | 第19-20页 |
4. 农村文化体制滞后,文化发展难以保障 | 第20页 |
5. 农村文化生活单调,农民对文化发展需求迫切 | 第20-21页 |
(三) 转型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 第21-22页 |
1.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理念不强,使之困难重重 | 第21页 |
2.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管理不力,使之易被忽视 | 第21页 |
3. 新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使之流于形式 | 第21页 |
4.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使之难以为继 | 第21-22页 |
五、转型时期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策的建议 | 第22-29页 |
(一) 强化新农村文化的组织领导机制和思想建设 | 第22-24页 |
1. 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农村文化建设 | 第22页 |
2. 明确目标任务,落实有关部门责任 | 第22-23页 |
3.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各级考核机制 | 第23-24页 |
4. 兼顾各种关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 第24页 |
(二) 着力加强新农村文化的基础建设 | 第24-26页 |
1. 重视教育,提高农民文化素质 | 第24-25页 |
2. 改革创新,激发文化产业活力 | 第25页 |
3. 夯实基础,加强文化载体建设 | 第25-26页 |
4. 开展活动,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 | 第26页 |
5. 凝聚力量,城乡共建新农村文化 | 第26页 |
(三) 加强新农村文化的公共实体建设 | 第26-27页 |
1.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投入大力度 | 第27页 |
2. 开展多种形式群众文化活动 | 第27页 |
(四) 创新农村文化的市场建设 | 第27-29页 |
1. 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文化 | 第28页 |
2. 努力规范农村文化市场 | 第28-29页 |
六、结束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Abstract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