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的基本理论 | 第13-19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的基本理论 | 第13-15页 |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价值理论 | 第13-14页 |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社会价值理论 | 第14页 |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理论 | 第14-15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实现的理论分析 | 第15-18页 |
一、人的价值实现理论 | 第15-16页 |
二、人的价值实现受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影响 | 第16-17页 |
三、人的价值实现的几种体现 | 第17-18页 |
第三节 价值实现理论对大学毕业生价值实现研究的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大学毕业生价值实现的困境 | 第19-28页 |
第一节 大学毕业生价值实现的主体困境 | 第20-25页 |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的偏差 | 第20-22页 |
二、大学毕业生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不匹配 | 第22-25页 |
第二节 大学毕业生价值实现的客体困境 | 第25-28页 |
一、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不科学 | 第25页 |
二、用人单位存在就业歧视现象 | 第25-26页 |
三、社会就业环境有待优化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形成大学毕业生价值实现困境的原因 | 第28-34页 |
第一节 大学毕业生的自我认知存在偏差 | 第28-29页 |
一、自我定位不准确 | 第28-29页 |
二、没有合理的职业规划 | 第29页 |
第二节 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差 | 第29-32页 |
一、自我中心主义严重 | 第29-30页 |
二、抗挫折能力差 | 第30-31页 |
三、缺乏吃苦耐劳精神 | 第31页 |
四、知识积累和实践能力差 | 第31-32页 |
第三节 社会客观条件的影响 | 第32-34页 |
一、教育制度不完善 | 第32-33页 |
二、就业制度不健全 | 第33页 |
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大学毕业生摆脱价值实现困境的对策 | 第34-42页 |
第一节 加强大学毕业生的思想教育 | 第35-37页 |
一、加强大学毕业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 第35-37页 |
二、加强大学毕业生的正确择业观教育 | 第37页 |
第二节 提高大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 | 第37-38页 |
第三节 高校教学内容要科学合理 | 第38-40页 |
一、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 第38-39页 |
二、增强实践环节 | 第39-40页 |
第四节 构建合理的人才供求机制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注释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