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目次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8-14页 |
2 四川省农业实验所病虫防治场的成立 | 第14-30页 |
2.1 病虫防治场成立的历史背景 | 第14-19页 |
2.1.1 各时期四川农业的概况 | 第14-17页 |
2.1.2 新中国成立前夕四川农业的衰落 | 第17-19页 |
2.2 四川病虫防治场的成立 | 第19-23页 |
2.2.1 历史沿革 | 第19-20页 |
2.2.2 病虫防治场的使命、方针及组织规划 | 第20-21页 |
2.2.3 病虫防治场的变迁 | 第21页 |
2.2.4 病虫防治场的工作方略及计划 | 第21-23页 |
2.3 病虫防治场的人事及经费问题 | 第23-28页 |
2.3.1 主要人员情况 | 第23-26页 |
2.3.2 经费问题 | 第26-27页 |
2.3.3 机构定位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3 病虫防治场的病虫害防治活动 | 第30-45页 |
3.1 粮食作物的病虫防治 | 第30-38页 |
3.1.1 水稻螟虫灾害的研究及防治 | 第31-35页 |
3.1.2 麦病的研究及防治工作 | 第35-37页 |
3.1.3 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 | 第37-38页 |
3.2 经济类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 第38-44页 |
3.2.1 棉业的病虫防治 | 第38-41页 |
3.2.2 棉病虫害防治的推广 | 第41-42页 |
3.2.3 蚕桑的病虫害防治 | 第42-43页 |
3.2.4 蚕桑病虫害防治的推广 | 第43-4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4 病虫防治场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 | 第45-52页 |
4.1 推广概况 | 第45-48页 |
4.1.1 农业推广制度的建立 | 第45-46页 |
4.1.2 病虫害防治技术的推广机构 | 第46-47页 |
4.1.3 推广人才的培养 | 第47-48页 |
4.1.4 推广方法 | 第48页 |
4.2 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过程中的互动与冲突 | 第48-51页 |
4.2.1 新中国成立之初对全国病虫害防治所作的指示 | 第48-49页 |
4.2.2 推广过程中的互动 | 第49-50页 |
4.2.3 推广过程中的冲突 | 第50-5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5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