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的框架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框架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1.4 本文特色与不足 | 第13-14页 |
1.4.1 本文特色 | 第13页 |
1.4.2 本文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及第三方支付概述 | 第14-23页 |
2.1 互联网金融概述 | 第14-15页 |
2.1.1 互联网金融概念 | 第14页 |
2.1.2 互联网金融模式 | 第14-15页 |
2.2 第三方支付概述 | 第15-17页 |
2.2.1 第三方支付的概念 | 第15-16页 |
2.2.2 第三方支付的特点 | 第16页 |
2.2.3 第三方支付的种类 | 第16-17页 |
2.3 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状况 | 第17-23页 |
2.3.1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历程 | 第17-19页 |
2.3.2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现状 | 第19-23页 |
第3章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影响的一般性分析 | 第23-35页 |
3.1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 | 第23-34页 |
3.1.1 对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影响 | 第23-25页 |
3.1.2 对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的影响 | 第25-29页 |
3.1.3 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 第29-34页 |
3.2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1 分流银行的客户 | 第34页 |
3.2.2 为商业银行经营带来风险 | 第34-35页 |
第4章 第三方支付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5-44页 |
4.1 变量的选取 | 第35-37页 |
4.1.1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5页 |
4.1.2 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5页 |
4.1.3 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35-37页 |
4.2 样本的选取 | 第37页 |
4.3 计量方法 | 第37-38页 |
4.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4.4.1 描述性统计 | 第38-39页 |
4.4.2 相关性分析 | 第39页 |
4.4.3 16家上市银行实证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4.4.4 5家大型商业银行实证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4.4.5 11家中小型商业银行实证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4.4.6 实证分析结论 | 第42-44页 |
第5章 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影响的对策建议 | 第44-51页 |
5.1 商业银行相对于第三方支付的优劣势 | 第44-47页 |
5.1.1 商业银行相对于第三方支付的优势 | 第44-46页 |
5.1.2 商业银行相对于第三方支付的劣势 | 第46-47页 |
5.2 商业银行应对第三方支付影响的对策建议 | 第47-51页 |
5.2.1 关注移动支付业务,加强移动支付业务能力 | 第47-48页 |
5.2.2 加强产品创新,注重信贷业务 | 第48页 |
5.2.3 坚持以客户为中心,重视小微型客户服务 | 第48页 |
5.2.4 积极构建自身互联网平台,提高市场竞争力 | 第48-49页 |
5.2.5 加强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合作 | 第49-50页 |
5.2.6 通过直接参股、控股或是收购介入第三方支付领域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