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施工机械论文

深部复杂地层的TBM滚刀破岩机理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主要符号第17-18页
1 绪论第18-30页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2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28页
        1.2.1 硬岩掘进机的发展第20-21页
        1.2.2 盘形滚刀的参数第21-22页
        1.2.3 滚刀破岩机理的理论研究第22-23页
        1.2.4 滚刀破岩机理的试验研究第23-24页
        1.2.5 滚刀破岩机理的数值研究第24-26页
        1.2.6 节理对TBM滚刀破岩过程的影响第26页
        1.2.7 围压对TBM滚刀破岩过程的影响第26-27页
        1.2.8 复合地层对TBM破岩过程的影响第27-28页
        1.2.9 存在的问题第28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及内容第28-29页
    1.4 技术路线第29-30页
2 GPD计算方法的原理第30-44页
    2.1 GPD方法的基本思想第30页
    2.2 GPD方法的基本方程第30-35页
        2.2.1 函数积分表示方法第30-32页
        2.2.2 函数的导数积分表示方法第32-33页
        2.2.3 GPD粒子近似算法第33-35页
    2.3 GPD算法中光滑核函数的构造第35-36页
    2.4 具有材料强度的GPD算法控制方程第36-37页
        2.4.1 连续介质守恒方程第36页
        2.4.2 GPD形式的质量守恒方程第36-37页
        2.4.3 GPD形式的动量守恒方程第37页
        2.4.4 GPD形式的能量守恒方程第37页
    2.5 GPD法中的固体本构模型第37-38页
    2.6 粒子损伤理论第38-40页
    2.7 GPD法中的数值处理第40-43页
        2.7.1 人工粘性第40页
        2.7.2 边界处理方法第40-41页
        2.7.3 荷载施加方法第41-42页
        2.7.4 时间积分第42页
        2.7.5 GPD算法的程序化第42-43页
    2.8 本章小结第43-44页
3 基于GPD法的TBM滚刀破岩机理研究第44-60页
    3.1 TBM盘形滚刀第44页
    3.2 滚刀破岩机理第44-49页
        3.2.1 岩石损伤理论第44-46页
        3.2.2 刀具侵入岩石机理分析第46-48页
        3.2.3 滚刀破岩机理分析第48-49页
    3.3 滚刀破岩的GPD数值模拟第49-59页
        3.3.1 GPD算法的优势第49-50页
        3.3.2 强度准则第50页
        3.3.3 单滚刀侵入的数值模拟第50-54页
        3.3.4 双滚刀间岩片形成的数值模拟第54-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0页
4 基于GPD法的节理对TBM滚刀破岩的影响分析第60-88页
    4.1 GPD算法中节理处理方法第60-61页
    4.2 含连续节理的岩体TBM滚刀破岩过程第61-68页
        4.2.1 连续节理间距对TBM滚刀破岩的影响第63-65页
        4.2.2 连续节理方向对TBM滚刀破岩的影响第65-68页
    4.3 含单根节理的岩体TBM滚刀破岩过程第68-77页
        4.3.1 单根节理倾角对TBM滚刀破岩的影响第68-73页
        4.3.2 单根节理长度对TBM滚刀破岩的影响第73-77页
    4.4 含节理组的岩体TBM滚刀破岩过程第77-82页
        4.4.1 倒V字形节理对TBM双滚刀破岩的影响第77-78页
        4.4.2 V字形节理对TBM双滚刀破岩的影响第78-79页
        4.4.3 不同节理组对TBM双滚刀破岩效率的影响第79-82页
    4.5 含断续节理的岩体TBM滚刀破岩过程第82-85页
    4.6 本章小结第85-88页
5 基于GPD法的围压对TBM滚刀破岩的影响分析第88-112页
    5.1 围压对TBM滚刀破岩影响的理论分析第88-92页
        5.1.1 围压对中央裂纹扩展的影响第89-90页
        5.1.2 围压对侧向裂纹扩展的影响第90-92页
    5.2 二维状态下围压对TBM滚刀破岩的影响第92-98页
        5.2.1 围压施加方法第92页
        5.2.2 高围压下花岗岩的强度特性第92-93页
        5.2.3 围压对TBM滚刀破岩的影响第93-98页
    5.3 三维无围压状态下TBM滚刀破岩过程第98-103页
        5.3.1 破坏准则第98-99页
        5.3.2 单滚刀破岩过程第99-101页
        5.3.3 双滚刀破岩过程第101-103页
    5.4 三维双向等压条件下TBM滚刀破岩过程第103-106页
    5.5 三维双向不等压条件下TBM滚刀破岩过程第106-110页
    5.6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6 基于GPD法的复合地层对TBM刀具破岩的影响分析第112-130页
    6.1 GPD算法中软硬岩复合地层边界处理方法第112-113页
    6.2 复合地层中TBM刀盘配置第113-114页
    6.3 复合地层中TBM刀具破岩过程第114-129页
        6.3.1 复合地层的种类及对TBM施工的影响第114-116页
        6.3.2 复合地层中TBM双滚刀联合破岩分析第116-125页
        6.3.3 复合地层中TBM滚刀切刀联合破岩分析第125-129页
    6.4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7 围压条件下复合地层TBM滚刀线性切割试验研究第130-168页
    7.1 试验准备与试验设计第130-133页
        7.1.1 机械破岩试验平台介绍第130-131页
        7.1.2 试件制备第131页
        7.1.3 试验材料参数第131-132页
        7.1.4 试验总体设计第132页
        7.1.5 滚刀破岩试验步骤第132-133页
    7.2 试验过程及现象分析第133-150页
        7.2.1 试样表面处理第133-136页
        7.2.2 试验过程及现象分析第136-150页
    7.3 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第150-159页
        7.3.1 贯入度对复合岩体中滚刀力的影响第151-153页
        7.3.2 贯入度对复合岩体可掘性指数的影响第153页
        7.3.3 贯入度对复合岩体破岩效率的影响第153-154页
        7.3.4 岩片分析第154-159页
    7.4 GPD3D数值模拟结果第159-166页
        7.4.1 数值模型第159页
        7.4.2 滚刀贯入度为 1mm第159-162页
        7.4.3 滚刀贯入度为 3.5mm第162-165页
        7.4.4 不同贯入度下的滚刀法向力分析第165-166页
    7.5 本章小结第166-168页
8 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TBM开挖的GPD分析第168-180页
    8.1 工程概况第168-169页
    8.2 引水隧洞区的工程地质条件第169-170页
        8.2.1 岩石物理力学参数第169页
        8.2.2 工程地质条件和TBM设计参数第169-170页
    8.3 采用GPD算法对1号引水隧道TBM滚刀破岩过程进行预测第170-178页
        8.3.1 节理对TBM滚刀破岩的研究第170-176页
        8.3.3 TBM掘进现场结果分析第176-178页
    8.4 本章小结第178-180页
9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180-182页
    9.1 主要结论第180-181页
    9.2 创新点第181页
    9.3 后续研究展望第181-182页
致谢第182-184页
参考文献第184-194页
附录第194页
    附录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94页
    附录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目录:第194页

论文共1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隧道排水系统局部堵塞后的衬砌外水压力及其受力特性研究
下一篇:多场耦合下层状岩体损伤破裂过程及隧道开挖损伤区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