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网络诽谤的概述 | 第8-13页 |
1.1 诽谤罪与网络诽谤罪 | 第8-9页 |
1.2 网络诽谤的特征 | 第9-10页 |
1.2.1 网络诽谤主体具有较强的隐名性 | 第9页 |
1.2.2 网络诽谤媒介与载体多样化 | 第9-10页 |
1.2.3 网络诽谤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广、负面影响难消除 | 第10页 |
1.2.4 网络诽谤可以使行为人用低廉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立法概述 | 第10-13页 |
1.3.1 英美法系立法规定 | 第10-11页 |
1.3.2 大陆法系立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网络诽谤罪的司法认定 | 第13-21页 |
2.1 网络诽谤罪主体认定 | 第13-16页 |
2.1.1 捏造诽谤言论者 | 第13-14页 |
2.1.2 诽谤言论发布者 | 第14页 |
2.1.3 诽谤言论转发者 | 第14-15页 |
2.1.4 网络运营商 | 第15页 |
2.1.5 团体性的行为主体 | 第15-16页 |
2.2 网络诽谤犯罪主观方面 | 第16页 |
2.3 网络诽谤罪的客体 | 第16-17页 |
2.4 网络诽谤犯罪客观方面 | 第17-21页 |
2.4.1 关于捏造事实行为 | 第18-19页 |
2.4.2 散布行为 | 第19页 |
2.4.3 组织他人散布 | 第19-20页 |
2.4.4 关于情节严重 | 第20-21页 |
第三章 严格适用网络诽谤罪的几点思考 | 第21-25页 |
3.1 网络诽谤罪对青少年的严格适用问题 | 第21-22页 |
3.2 严格控制司法机关主动介入网络诽谤案件 | 第22-23页 |
3.3 在网络反腐中严格适用网络诽谤罪 | 第23-24页 |
3.4 网络诽谤罪的严格适用与保障言论自由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注释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8页 |
致谢 | 第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