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11-23页 |
1.1 叶黄素简介 | 第11-15页 |
1.1.1 来源 | 第12页 |
1.1.2 结构及性质 | 第12-13页 |
1.1.3 生物学作用 | 第13-15页 |
1.2 固体分散体技术简介 | 第15-17页 |
1.2.1 概念 | 第15页 |
1.2.2 分类 | 第15-16页 |
1.2.3 新型制备方法 | 第16-17页 |
1.2.4 固体分散体在制剂的应用 | 第17页 |
1.3 片剂简介 | 第17-18页 |
1.3.1 制备方法 | 第17-18页 |
1.3.2 粉末直接压片技术的优势 | 第18页 |
1.4 肠溶包衣简介 | 第18-21页 |
1.4.1 包衣简介 | 第18-19页 |
1.4.2 常用包衣材料 | 第19页 |
1.4.3 制备方法及设备 | 第19-21页 |
1.5 生物利用度简介 | 第21页 |
1.5.1 分类 | 第21页 |
1.5.2 影响因素 | 第21页 |
1.5.3 生物利用度的评定 | 第21页 |
1.6 立题依据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23-41页 |
2.1 材料与仪器 | 第23-2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4-29页 |
2.2.1 叶黄素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4-27页 |
2.2.2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溶出度测定方法 | 第27页 |
2.2.3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因素考察 | 第27-28页 |
2.2.4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溶出性能考察 | 第28页 |
2.2.5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表征 | 第28页 |
2.2.6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稳定性试验 | 第28-2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9-39页 |
2.3.1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单因素考察结果 | 第29-34页 |
2.3.2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溶出性能考察结果 | 第34页 |
2.3.3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表征结果 | 第34-38页 |
2.3.4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 第41-57页 |
3.1 材料与仪器 | 第41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1-45页 |
3.2.1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溶出度测定方法 | 第41-42页 |
3.2.2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的制备工艺流程 | 第42页 |
3.2.3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的影响因素考察 | 第42-43页 |
3.2.4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 第43页 |
3.2.5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的质量评价 | 第43-44页 |
3.2.6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稳定性试验 | 第44-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5页 |
3.3.1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影响因素考察结果 | 第45-48页 |
3.3.2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结果 | 第48-53页 |
3.3.3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质量评价结果 | 第53-54页 |
3.3.4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54-5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肠溶片的包衣处方工艺研究 | 第57-75页 |
4.1 材料与仪器 | 第57-58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8-62页 |
4.2.1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肠溶片释放度测定方法 | 第58页 |
4.2.2 肠溶包衣液的配制 | 第58页 |
4.2.3 隔离层的包衣工艺确定 | 第58-59页 |
4.2.4 包衣处方单因素筛选 | 第59-60页 |
4.2.5 包衣工艺单因素筛选 | 第60页 |
4.2.6 正交试验 | 第60-61页 |
4.2.7 叶黄素肠溶片释放机制的初步探讨 | 第61页 |
4.2.8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肠溶片稳定性试验 | 第61-6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62-73页 |
4.3.1 包衣处方单因素筛结果 | 第62-65页 |
4.3.2 包衣工艺单因素筛选结果 | 第65-67页 |
4.3.3 正交试验结果 | 第67-70页 |
4.3.4 释放机制的初步探讨 | 第70-71页 |
4.3.5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肠溶片稳定性试验结果 | 第71-7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叶黄素固体分散体片及肠溶片的生物利用度研究 | 第75-89页 |
5.1 材料与仪器 | 第75页 |
5.2 实验动物 | 第75-76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76-80页 |
5.3.1 溶液的配制 | 第76页 |
5.3.2 液相条件的考察 | 第76-77页 |
5.3.3 血样处理方法的考察 | 第77-78页 |
5.3.4 叶黄素HPLC体内分析方法的确证 | 第78-79页 |
5.3.5 家兔体内生物利用度研究 | 第79-80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80-86页 |
5.4.1 叶黄素HPLC体内分析方法的确证 | 第80-84页 |
5.4.2 生物利用度试验结果 | 第84-8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6-89页 |
结论 | 第89-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