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9页 |
| 1.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10-12页 |
| 1.2 研究区域研究现状梳理 | 第12-14页 |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4-15页 |
| 1.4 待评价模型介绍 | 第15-18页 |
| 1.5 本文的章节划分 | 第18-19页 |
| 第2章 利用区域地震体波走时评价华北地区三维地壳结构模型 | 第19-38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数据与方法 | 第19-20页 |
| 2.3 研究结果 | 第20-28页 |
| 2.3.1 研究区域内模型整体评价 | 第22-26页 |
| 2.3.2 研究区域内主要块体速度模型评价 | 第26-27页 |
| 2.3.3 小结 | 第27-28页 |
| 2.4 讨论 | 第28-35页 |
| 2.4.1 研究区域边界台站误差较大 | 第28页 |
| 2.4.2 平均走时拟合差异常台站探究 | 第28-30页 |
| 2.4.3 太行山山前造山带附近台站误差偏大探究 | 第30-31页 |
| 2.4.4 不同震中距对走时拟合差的影响 | 第31-35页 |
| 2.5 总结 | 第35-38页 |
| 第3章 利用瑞利面波垂直-水平振幅比评价华北地区三维地壳速度结构模型 | 第38-58页 |
| 3.1 引言 | 第38-41页 |
| 3.1.1 瑞利面波 | 第38-40页 |
| 3.1.2 瑞利面波垂直-水平振幅比 | 第40-41页 |
| 3.2 数据与方法 | 第41-45页 |
| 3.2.1 数据预处理 | 第43-44页 |
| 3.2.2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 3.3 研究结果 | 第45-55页 |
| 3.3.1 研究区域内模型分周期评价 | 第48-54页 |
| 3.3.2 研究区域内模型整体评价 | 第54页 |
| 3.3.3 小结 | 第54-55页 |
| 3.4 讨论 | 第55-57页 |
| 3.5 总结 | 第57-58页 |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4.1 结论 | 第58-59页 |
| 4.2 展望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