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中空型钢混凝土柱偏心受压性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5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课题来源第9-11页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2 中空型钢混凝土柱的特点第11页
    1.2 型钢混凝土有关研究第11-13页
        1.2.1 型钢混凝土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型钢混凝土有限元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各国型钢混凝土计算规程的比较第13页
    1.3 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有关研究第13-16页
        1.3.1 国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2 国内相关课题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本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第16-19页
2 有限元分析基本理论及模型的验证第19-39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材料本构关系第19-25页
        2.2.1 钢材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第19-21页
        2.2.2 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第21-25页
    2.3 有限元模型的实现第25-32页
        2.3.1 有限元程序的选取第25页
        2.3.2 单元类型的选取第25页
        2.3.3 型钢与混凝土接触的处理第25-27页
        2.3.4 ANSYS中混凝土材料模型第27-32页
    2.4 ANSYS模拟技术的验证第32-38页
        2.4.1 试验概况第33-34页
        2.4.2 ANSYS有限元模拟过程第34-36页
        2.4.3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第36-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3 中空型钢混凝土偏压柱有限元分析第39-59页
    3.1 构件概况第39-40页
    3.2 中空型钢混凝土偏压柱有限元模型第40-43页
        3.2.1 单元类型第40-41页
        3.2.2 材料性质第41页
        3.2.3 初始缺陷第41-42页
        3.2.4 建模与单元网格划分第42页
        3.2.5 边界条件及荷载第42-43页
        3.2.6 模拟求解第43页
    3.3 计算结果分析第43-55页
        3.3.1 应变分析第43-49页
        3.3.2 应力分析第49-52页
        3.3.3 荷载-变形曲线第52-55页
    3.4 极限荷载及影响因素分析第55-57页
        3.4.1 极限荷载第55页
        3.4.2 含钢率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第55-56页
        3.4.3 长细比对限承载力的影响第56-57页
        3.4.4 相对偏心距对限承载力的影响第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9页
4 中空型钢混凝土偏心受压柱承载力计算第59-71页
    4.1 概述第59页
    4.2 现行规程的计算方法第59-61页
        4.2.1 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第59-61页
        4.2.2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第61页
    4.3 基于极限状态设计法的承载力公式推导第61-67页
        4.3.1 计算假定第61页
        4.3.2 中和轴位置第61-62页
        4.3.3 二阶效应第62-63页
        4.3.4 小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公式的推导第63-64页
        4.3.5 大偏心受压承载力公式的推导第64-66页
        4.3.6 符号说明第66-67页
    4.4 计算结果对比第67-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1页
5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5.1 结论第71-72页
    5.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致谢第79-81页
附录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安东方信远有限公司生产研发楼设计研究
下一篇:渭南主城区商业设施配置绩效评估及优化布局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