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河露天矿区植被类型与植被恢复重建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前言 | 第10-20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矿区植被恢复的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2.研究区概况 | 第20-25页 |
·地理位置 | 第20页 |
·自然条件 | 第20-23页 |
·气候特征 | 第20-21页 |
·植被特征 | 第21-22页 |
·土壤特征 | 第22-23页 |
·社会经济条件 | 第23-25页 |
3.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25-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基础资料收集与调查 | 第25页 |
·样地设置 | 第25页 |
·植被和土壤调查 | 第25页 |
·数据处理 | 第25-27页 |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28-49页 |
·霍林河矿区植物资源与植被类型调查与分析 | 第28-40页 |
·植物科、属组成 | 第28-30页 |
·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 | 第30-31页 |
·主要植被类型与土壤类型分布 | 第31-40页 |
·露天矿开采对草原生态环境影响 | 第40-44页 |
·矿区开采毁坏了大面积草原,引起生态失调 | 第40-41页 |
·交通运输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影响 | 第41-42页 |
·排土场对其周围草原土壤的影响 | 第42-44页 |
·人工修复效果的研究 | 第44-49页 |
·矿区防护林体系生态建设 | 第44-47页 |
·排土场植被恢复与重建 | 第47-49页 |
5.结论与建议 | 第49-52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建议 | 第50-52页 |
附录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