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室内定位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1.1 室内定位的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室内定位的意义 | 第11页 |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 | 第11-12页 |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3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和体系结构 | 第14-16页 |
| 2 定位技术 | 第16-24页 |
| 2.1 基于信标节点算法/无信标节点算法 | 第16页 |
| 2.2 集中式算法与分布式算法 | 第16-17页 |
| 2.3 基于测距方式的定位技术 | 第17-21页 |
| 2.3.1 基于到达时间算法(TOA) | 第17-18页 |
| 2.3.2 基于信号到达时间差(TDOA) | 第18-19页 |
| 2.3.3 基于信号到达角度(AOA) | 第19-20页 |
| 2.3.4 基于信号接收强度(RSSI) | 第20-21页 |
| 2.4 定位方法的性能评价标准 | 第21-22页 |
| 2.5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 3 基于RSSI信号模型 | 第24-40页 |
| 3.1 信号模型 | 第24页 |
| 3.2 双线模型 | 第24-26页 |
| 3.3 规则模型 | 第26-28页 |
| 3.3.1 自由空间模型 | 第26-27页 |
| 3.3.2 仿真分析 | 第27-28页 |
| 3.4 不规则的传输模型 | 第28-36页 |
| 3.4.1 Logarithmicattenuation模型 | 第28-29页 |
| 3.4.2 仿真分析 | 第29-31页 |
| 3.4.3 环境参数A和n | 第31-33页 |
| 3.4.4 DOI模型 | 第33页 |
| 3.4.5 仿真分析 | 第33-35页 |
| 3.4.6 RIM模型 | 第35页 |
| 3.4.7 仿真分析 | 第35-36页 |
| 3.5 模型处理 | 第36-38页 |
| 3.5.1 线性化处理 | 第36-37页 |
| 3.5.2 卡尔曼滤波方式 | 第37-3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4 基于RSSI质心算法的改进 | 第40-54页 |
| 4.1 传统质心定位算法 | 第40-41页 |
| 4.2 三边定位算法 | 第41-42页 |
| 4.3 基于RSSI技术的定位算法 | 第42页 |
| 4.4 基于RSSI测距加权高斯算法 | 第42-47页 |
| 4.4.1 优化RSSI值 | 第42-45页 |
| 4.4.2 基于RSSI高斯校正定位算法 | 第45-47页 |
| 4.5 仿真验证 | 第47-52页 |
| 4.5.1 仿真环境 | 第47-48页 |
| 4.5.2 定位误差对比 | 第48-52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5 基于RSSI三维定位算法 | 第54-62页 |
| 5.1 NLOS的识别 | 第54-56页 |
| 5.2 节点位置的拟合处理 | 第56-57页 |
| 5.3 误差分析 | 第57页 |
| 5.4 仿真实验验证 | 第57-59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62-64页 |
| 6.1 总结 | 第62页 |
| 6.2 对未来的展望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