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水稻纹枯病菌PG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致病性分析

中文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符号及英文缩略词与中文对照表第9-10页
文献综述第10-25页
    1 水稻纹枯病研究进展第10-17页
        1.1 发生与为害第10页
        1.2 病原物及其致病作用第10-14页
            1.2.1 生物学特性第10-11页
            1.2.2 种类与生理分化第11-12页
            1.2.3 致病因子及作用机理第12-14页
                1.2.3.1 毒素第12-13页
                1.2.3.2 胞壁降解酶第13页
                1.2.3.3 黑色素第13-14页
        1.3 品种抗病性第14-16页
            1.3.1 抗性种质的选育第14-15页
            1.3.2 品种的抗性机理第15-16页
        1.4 防治及存在问题第16-17页
            1.4.1 农业防治措施第16页
            1.4.2 化学防治措施第16-17页
            1.4.3 生物防治措施第17页
    2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基因种类第17-21页
        2.1 与侵染结构形成有关的基因第18页
        2.2 与细胞壁降解有关的基因第18-19页
        2.3 与寄主代谢反应产物有关的基因第19-20页
        2.4 毒素基因第20页
        2.5 与信号传导有关的基因第20页
        2.6 其他功能的致病基因第20-21页
    3 植物病原真菌PG基因研究现状第21-23页
        3.1 真菌胞壁降解酶种类第21页
        3.2 PG基因第21-22页
        3.3 PG基因编码产物及其功能第22-23页
    4 基因的异源表达第23-24页
        4.1 原核表达第23页
        4.2 真核表达第23-24页
    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4-25页
材料与方法第25-46页
    1 供试材料第25-29页
        1.1 生物材料第25页
        1.2 主要试剂第25页
        1.3 仪器第25-26页
        1.4 培养基第26-27页
        1.5 贮存液配制第27页
        1.6 溶液配制第27-29页
    2 核酸的提取第29-31页
        2.1 基因组DNA的提取第29-30页
        2.2 总RNA的提取第30-31页
        2.3 质粒的提取第31页
    3 PG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第31-35页
        3.1 PCR扩增及产物回收第31-33页
        3.2 DH5a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3页
        3.3 目的片段的连接与转化第33-34页
        3.4 阳性克隆子的筛选与测序第34页
        3.5 PG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4-35页
            3.5.1 PG基因序列分析第34-35页
            3.5.2 PG基因表达产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5页
    4 PG基因的原核表达第35-37页
        4.1 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5-36页
            4.1.1 特异性引物设计、PCR扩增及产物回收第35-36页
            4.1.2 目的片段和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及回收纯化第36页
            4.1.3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转化、验证与测序第36页
        4.2 BL2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6页
        4.3 阳性重组质粒转化BL21第36-37页
        4.4 阳性转化子的筛选第37页
        4.5 PG基因的诱导表达第37页
        4.6 表达产物的SDS-PAGE分析第37页
    5 PG基因的真核表达第37-41页
        5.1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第37-39页
            5.1.1 特异性引物设计、PCR扩增及产物回收第37-38页
            5.1.2 目的片段和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及回收纯化第38页
            5.1.3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转化、验证与测序第38-39页
        5.2 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9页
        5.3 阳性重组质粒的线性化与转化第39-40页
        5.4 转化子的甲醇利用表型筛选第40页
        5.5 转化子的PCR鉴定第40页
        5.6 外源基因多拷贝整合转化子筛选第40-41页
        5.7 PG基因的诱导表达第41页
    6 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第41-43页
        6.1 表达产物的酶活性测定第41-42页
            6.1.1 DNS法测定酶活性第41-42页
            6.1.2 溶解圈法测定酶活性第42页
        6.2 表达产物的致病性测定第42-43页
            6.2.1 针刺接种法第42-43页
            6.2.2 细胞膜损伤测定第43页
    7 PG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第43-46页
        7.1 qRT-PCR引物设计第43页
        7.2 样品收集与总RNA提取第43-44页
            7.2.1 样品收集第43页
            7.2.2 总RNA提取第43-44页
        7.3 qRT-PCR分析第44-46页
结果与分析第46-64页
    1 PG基因的克隆第46-49页
    2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9-54页
        2.1 PG基因序列分析第49-50页
        2.2 PG基因编码产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0-54页
            2.2.1 PG基因编码产物的一级结构第50-52页
            2.2.2 PG基因编码产物的二级结构第52-54页
            2.2.3 PG基因编码产物的三级结构第54页
            2.2.4 PG基因编码产物的其他生物学特性预测第54页
    3 PG基因的原核表达第54-58页
    4 PG基因的真核表达第58-64页
        4.1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8-60页
        4.2 质粒转化及酵母转化子的筛选第60页
        4.3 真核表达产物酶活性测定第60-61页
        4.4 真核表达产物致病性测定第61-62页
            4.4.1 真核表达产物接种水稻叶鞘的致病性测定第61-62页
            4.4.2 真核表达产物对水稻细胞膜的损伤第62页
        4.5 PG基因在病菌侵染过程中的荧光定量PCR分析第62-64页
讨论第64-67页
    1 PG的结构第64-65页
    2 PG的功能第65-66页
    3 PG的生物学特性第66页
    4 PG基因的异源表达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9页
附录第79-83页
致谢第83-8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4-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韭菜迟眼蕈蚊生物学特性及高效低毒药剂筛选
下一篇:荧光假单胞菌FD6抗生素合成调控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