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腐蚀与保护、金属表面处理论文--各种金属及合金的腐蚀、防腐与表面处理论文

铝合金表面激光直接标刻二维条码工艺及加工质量检测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第1章 绪论第13-21页
    1.1 本文研究背景第13-16页
        1.1.1 激光直接标记技术第13-14页
        1.1.2 Data Matrix二维条码第14-16页
    1.2 直接零件标记技术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6-18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19-21页
        1.3.1 研究目标第19-20页
        1.3.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2章 铝合金表面激光直接标记二维条码工艺研究第21-35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试验方案第21-24页
        2.2.1 激光标记设备第21-22页
        2.2.2 试验基体材料性质及试验标记内容第22-23页
        2.2.3 试验方法第23-24页
    2.3 单变量试验对条码加工质量的影响第24-33页
        2.3.1 激光直接标记DM条码加工质量检测指标第24页
        2.3.2 线间距对条码加工质量的影响第24-27页
        2.3.3 电流强度对条码加工质量的影响第27-29页
        2.3.4 扫描速度对条码加工质量的影响第29-32页
        2.3.5 Q频率对条码加工质量的影响第32-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激光直接标记DM条码加工质量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第35-45页
    3.1 引言第35页
    3.2 DM条码质量等级检测指标第35-36页
    3.3 标记宽度对打印增长率的影响第36-38页
    3.4 条码标记区氧化率对条码对比度的影响第38-40页
    3.5 条码标记区表面粗糙度对条码对比度的影响第40-43页
    3.6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基于田口方法的黑白两色激光标记条码的参数优化第45-53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田口方法第45-47页
        4.2.1 正交试验设计第45-46页
        4.2.2 信噪比计算第46-47页
    4.3 试验布局及结果第47-48页
    4.4 激光标记白色和黑色条码参数优化第48-52页
    4.5 激光标记白色和黑色条码最优参数验证第52页
    4.6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激光直接标记DM条码加工质量数学模型第53-63页
    5.1 引言第53页
    5.2 工艺参数与激光标记DM条码加工质量的线性回归模型第53-54页
    5.3 工艺参数与激光标记DM条码加工质量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第54-60页
        5.3.1 线间距与条码表面粗糙度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第56-57页
        5.3.2 电流强度与条码表面粗糙度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第57页
        5.3.3 扫描速度与条码表面粗糙度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第57-58页
        5.3.4 Q频率与条码表面粗糙度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第58-59页
        5.3.5 工艺参数与DM条码表面粗糙度的非线性回归模型第59-60页
    5.4 非线性回归模型的实验验证第60-62页
    5.5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结论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构建研究
下一篇:光纤光栅声发射检测信号分析与源定位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