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房地产信贷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流动性风险分析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方法、主要创新和不足第15-16页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5页
        1.3.2 论文的主要创新第15页
        1.3.3 论文的不足之处第15-16页
第2章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理论概述第16-23页
    2.1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特征第16-17页
        2.1.1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定义第16页
        2.1.2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特点第16-17页
    2.2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风险的分类第17-20页
        2.2.1 借款人引发的风险第17-18页
        2.2.2 房地产开发商引发的风险第18页
        2.2.3 商业银行内部的风险第18-19页
        2.2.4 其他风险第19-20页
    2.3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的含义和特征第20-21页
        2.3.1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的含义第20页
        2.3.2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的特征第20-21页
    2.4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与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其他风险的联系 ..11第21-23页
        2.4.1 银行其他风险向流动性风险传染的路径第21-22页
        2.4.2 银行其他风险向流动性风险的转化第22-23页
第3章 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的衡量第23-31页
    3.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衡量方法第23-30页
        3.1.1 流动性指标法第23-27页
        3.1.2 久期分析法第27-28页
        3.1.3 现金流分析法第28-29页
        3.1.4 流动性指数法第29-30页
    3.2 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的衡量方法第30-31页
        3.2.1 房价收入比第30页
        3.2.2 其他指标第30-31页
第4章 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的现状及成因第31-45页
    4.1 对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的现状分析第31-40页
        4.1.1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快速发展第31-33页
        4.1.2 资产负债业务的期限错配现象严重第33-34页
        4.1.3 房价收入比较高,借款人负担较重第34-36页
        4.1.4 不良贷款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第36-39页
        4.1.5 资产结构单一,贷款比重过高第39-40页
    4.2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分析第40-43页
        4.2.1 经济环境的影响第40-42页
        4.2.2 商业银行内部环境的影响第42-43页
        4.2.3 房地产企业和购房者的信用风险第43页
    4.3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导致的后果第43-45页
第5章 我国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及防范措施第45-52页
    5.1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第45-48页
        5.1.1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的涵义及步骤第45页
        5.1.2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内容第45-47页
        5.1.3 国际银行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带来的启示第47-48页
    5.2 防范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流动性风险的措施第48-52页
        5.2.1 商业银行方面第48-49页
        5.2.2 企业方面第49页
        5.2.3 外部环境方面第49-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作者简介第57-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研究
下一篇:日本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及其效率